使用Firefox 留言請注意:

由於某些未知原因,使用火狐 Firefox瀏覽器可能無法留言。 請嘗試下載Google Chrome 瀏覽器來留言 blogspot 的部落。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粿糕沦陷

烹饪传统食物这回事,就好象群体游戏中的传口语, 不知就理的传递下去,到某个程度就会面目全非。 从前非常流行的食物秘诀什么的,就是隐藏技术信息,在技术上在别人前面来避免商业竞争。不过这些秘诀,在信息和物流封闭的社会比较难被破解,因为时间和成本的关系。 而在现代,也无非是明白材料原理,多尝试多做实验而已。 什么香料秘诀,也只是因为吃的人没多样化的去尝试,而对于不同地方文化的烹饪手法不做研究。 所以有人就说了:『上海人煮不好广东菜,广东煮不好川菜』

而且地缘文化和原料来源的关系, 就算是交通发达的当下,马来西亚人还是煮不好粤菜。都没吃过好的,单是口味文化已经输掉了。 那就好像许多马来人学了不少中菜泰国印尼菜的做法, 那么多年过去,可就无法演化出精髓。问题不在于所谓的『秘诀』,而是大家只当那是职业。当大家搞多样话, 那食物水平只是越来越不像话 : 样子不同,但那制作的水准一样差。

吃惯广东包点的人,喜欢皮薄馅厚。不过同样是在广东省一部分的潮州,潮州那做粿糕用的米皮也也是主角。 和松软的蛋糕比较, 我个人比较喜欢看起来油腻的潮州粿。 那粿皮的米香,是麵粉制品无法代替的。我从前的养成吃粿糕的习惯,我比较喜欢那红龟粿糯米皮多过里头的甜绿豆馅料。可现在就要放弃那了, 现在城市里卖的红龟粿皮,可真的韧得不得了。 虽然看起来没两样,有些甚至有点『剔透』的感觉, 那掺了太多木薯粉或是加了澄粉的效果。

简单的糕点在大城市已经越来越单样化了。 这次清明去北马,儿时吃的潮州粿(汉语 guǒ, 潮州话:kúe), 也开始学巴生谷的貌合神离了。原本是以米为主的糕粿,也学了大城市的方法,偷偷加了薯粉麵皮澄麵。 韭菜粿的皮,加太多澄麵薯粉,虽然样子比较透明好看,包馅料的时候更不容易破,成本便宜一点(和原本的沾米粉糯米粉比较),不过那皮的口感,夸张点来说, 韧到可以做鞋底。

根据传统, 潮州人拿粿糕祭拜之后,就全家人拿来祭进肚子。如果粿糕太韧,老人家和小孩子又如何吃? 而关于『油腻』的问题, 也是同样道理。而且,太过油腻的粿糕, 佐茶后杯子浮起一大片油光,那真的是大煞风景。而且现在的吃法,送咖啡加上现在马来西亚非常普遍的『油棕炼乳』,那就真的是热量超标的食物。


---------------------------------------
潮州粿大概的做法, 可以去看看这个部落客的《My Grandma's Teo Chew Kuih and Steamed Cake 。 婆婆的潮州糕与发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