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许多课程,有不少是会过时,甚至是错误的。踏入第三波经济(the third wave),只是拥有”知识”是不足够的, 还必须会思考。
可是问题就来了。 如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当企业界需要思考的人才,可是那人力资源却只是放了知识需求的条件。而更可怕的是,在过程中,如果那人力资源寻找人员,把需要的思考人才刷掉了,而让他们跑去竞争者那方,那么就会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不过还好,因为思维的普遍性, 竞争者也可能把思考人才刷掉。
关于大学经济教科书问题, 香港經濟學家, 张五常这么写道:
目前经济学教材最大的问题,是错误太多。这不是人们通常批评的国内教材胡编乱写的那个问题,而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著名教材都是这样。比如,现在我在用的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的教材,书中的错误依然比比皆是。每年给新生上课,第一堂课我都要跟他们讲一番话,大意是:你们从中学来到大学读书,一定要转变一个在中学里养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教科书上印的东西都是对的,是金科玉律!可是我现在要告诉你们,教科书的东西其实很多是错的!
《中国的经济制度》研讨会点滴(上)
还有“人情事故”也不是书本上能学得到的~
回复删除“人情事故”,老师可以教。父母可以教。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