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irefox 留言請注意:

由於某些未知原因,使用火狐 Firefox瀏覽器可能無法留言。 請嘗試下載Google Chrome 瀏覽器來留言 blogspot 的部落。

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流行过后余留下的,就是经典

《老鼠爱大米》是2002 年 是一首網絡歌曲。楊臣剛作曲,王啟文主唱。 这是一个『一曲传奇』 (One Hit Wonder)。之后楊臣剛就没有更好的作品。



很讽刺的,楊臣剛说,这不是他最好的作品,它能红,是因为旋律简单,“通俗易懂“。 我想,楊臣剛真的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老鼠爱大米》能红,是艺术的共鸣。歌词中的“如果”,写出了一股希望,一股无奈。原本我还以为这是台湾人接下台湾民歌精神下写的歌曲。 楊臣剛后继无力,最大原因是他在于文化修养的疲乏。所谓的“潮流”,“创新”,还是要回到最根本的文化传统才能再出发。

《老鼠愛大米》不同语言版本 ;
香港版「老鼠愛大米」,Twins(粵語、國語),新香蕉俱樂部(國語)主唱
英語版「'Cause I Love You」,Pen Island Boys主唱
英語版「Mouse love rice」,San Panith主唱
日語版「ねずみは米がすき」,美山加戀主唱
韓語版「사랑해요」,李素恩(이소은)主唱
越南語版「Chuột yêu gạo」,Thanh Thảo主唱
高棉語版「Mouse love rice」,Preap Sovath主唱

马来西亚照抄团购模型, 可行吗?

团购最低人数保障
市场价格


顾客保障
信用卡 服务不担保
买卖地点


企业
成本计算
每日收入平衡
销售支出

客群
再回头的顾客
新顾客
销售而来的顾客
对现有顾客的冲击
地点
价格



销售卡, 有用吗?

架空蔡细历,傀儡港务局主席蔡细历

建国以来,马来西亚有个很奇怪的思维宣传, 那就是『官大学问大』(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没有任何政纲政绩和学说的政治人物,一做了官,就什么都花剌剌的学富五车,什么都会, 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个不学无术,贪污腐败的牙医州长, 还有就是『上天下地,什么都会』 的马哈迪 : 碰金融,碰建筑,炒原产品,炒货币,碰司法。

现在最新的『官大学问大』的榜样,就是蔡細歷被委任为槟港务局主席。 媒体用什么说法呢?那就是
”蔡細歷擁有擔任內閣部長,柔佛行政議員的經驗"。大家都不谈谈蔡細歷在卫生部长任内的政绩政纲,因为真的没什么好谈的。

除了『官大学问大』的现象, 蔡细历被委任为槟港务局主席,也很有趣。委任其他的马华公会政客还罢了。不让蔡细历总会长留在柔佛州经营老巢而空降槟州, 这非常明显的刮民政党一巴掌, 也有架空蔡细历在柔佛州影响力的意味。

至于槟港务局主席的职位, 大家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傀儡,真正有决策力量的,还是内部管理人员,港务局主席只是橡皮章,和PKFZ 亿元丑闻案的港务局主席的角色是一样的 。

更好笑的是, 马华公会前槟港务局主席的陈清凉,是马华公会翁诗杰派系。 陈清凉虽然非常努力的攻击槟州首长林冠英,不过却交不出成绩,被撤换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蔡细历去上任这傀儡职位,很难不让人联想PKFZ 的丑闻, 巫统这次是否“再来一次” ,然后把烂摊子和丑闻让马华公会杠。


-----------------------
更多可以去看
阿辉部落 :
蔡细历也来到了槟城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风水师买块豆腐撞死掉算了!

去查关于马来西亚高楼大火资料的时候, 看到有趣的故事。

孙悟空金鋼棒坐镇 槟首长稳如泰山

2007年1月20日,新生活报

王大师坦言,光大对槟城的政治影响最大,在这廿年内,槟州政府应会稳如泰山。

“ 过去十多年,由民主行动党的党魁林吉祥亲自督军,率领强人卡巴星、章瑛等大将对槟城进行丹绒一役、二役及三役之战,虽成功将老树盘根的敦林苍佑连根拔起, 但始终无法动摇民政党的执政权,林吉祥的槟州首长仍然梦碎,由丹斯里许子根接任首长,这就是光大定海神针凸显出来的威力。”

王大师者, 王建珉。

想不到308 一来到,王大师不灵了。 民政党反而垮掉了。 

我想, 极乐寺弄个不伦不类的八角亭来罩住观音像,不会又是民政党请的风水师的把戏吧!

上海 11 月大火对于马来西亚城市的教训

什么叫反差? 当大火还没发生前 ,上海消防局做的高楼大火的演习还不到1个月。 当大火发生的时候,演习的效率,无法重现。

万里外的上海火灾,并非和马来西亚无关。要知道,任何发展中社会可以碰到的问题, 中国都以几倍的速度到达和放大。1900 万人口的上海的问题,是所有发展国家城市的指标。 马来西亚在1976 的政策改变, 消防局是由中央政府管辖。 而太过中央化和内部腐败, 许多州的消防局,已经跟不上州的发展需求。 而2000 万人口的上海, 直接管消防局,也出那么大的灾难,我不希望等灾难来到的时候,用人命来“验证“消防队的效率和调控能力, 成为验证统计数字的一部分。

如果像槟州那样的地方, 消防局的资源投入比例,比上海还不如,那么灾难来到的时候,人们只能听天由命!人类社会的灾难, 大部分是许多细节被监管的部分,被忽略而累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发生的。

---------------------------
王石川:从上海大火“头七”看国家软实力缺失

上海消防部门曾经引进了40多辆德国产的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主战消防车,其供水平均高度已达200米,最大供水高度可达375米。在演习时,曾能扑灭400米高层火灾,但为何在实战中,面对不足100米的胶州路教师公寓就束手无策?上海以经济发达、财力雄厚著称,在消防设备的配备上向来不惮于大投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豪掷公帑配备的先进设备,仿佛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由是观之,硬件再精良,设备再先进,如果缺了一流的软件和先进的制度素养,一切都是徒劳。

这些年,国家软实力备受上下关注,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相关部门苦思冥想、不惜加大投入。媒体人梁文道 (微博)说:“大家近一两年来夸谈‘软实力’,认为输出文化工业产品和做做广告公关等表面功夫就是了,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一个国家有没有一套自己相信又足以服人的价值理念。”斯言诚哉!上海大火,让我们看到了公民的力量,还看到了制度素养的缺乏,它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国家软实力的到位与缺位。


---------------------
韩寒 :十一月大火的过程
傅国涌上海,鲜花点燃的是人心 (《南都周刊》)
关军 :广州亚运,是否该为大火罹难者默哀

2 天建好16 层高楼
2010 年6月10日

危机感向错误的方向阐释。

文化的发展,是经过不断的对抗,吸收,创新的循环,才可能持续下去。 任何文化呆滞传统的口号,把传统当做博物馆的摆设,不看清楚自己的根本立足点, 不理睬外界的改变, 不与时并进, 那么后果就和中国明末一样。

马来文学,学术研究,已经被印尼远远抛在后头。世界研究马来文,已经把眼光瞄向 2 亿人口的印尼,而不是马来西亚。 到时候来到, 马来西亚的马来社会,是否要”截断“ 和印尼马来文化的关系,来保护自己呆滞的文化?

拥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资源,身为名目上的统治者, 无法提出任何改进和发展文化的看法,那眼光之狭窄,让人扼腕。

中国拥有的君主朝代,超过了2000年。那文化力量比马六甲王朝还强上几万倍,可是当时代来巨轮来到, 还是一样冰消瓦解。

马来西亚的那些州统治者苏丹,不想如何创新结合文化,学泰王那样在文化打造自己, 反而幻想强调“传统”可以保护他们,这真的是人类社会天大的笑话。 瘫痪人的思考能力,无过于即得利益。

--------------------

悲新一代羞于承认己为马来人
雪苏丹感叹皇室民族性遭质疑

”滚回去“论 :马来文化堕落沦丧的危险性

许多人作文批评在马来西亚学校不断浮现的“滚回去某某国“的调调, 箭头指着国家干训局(BTN), 说什么国家干训局是洗脑中心什么的。 连在野党的林吉祥,提意见的时候, 也是指着国家干训局, 要干训局改变和透明化。

所谓文化,是生活习惯和习俗上的抵抗,吸收,创新等循环过程。 所以那洗脑的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和那些直销公司的会员洗脑方法一样, 干训局要成功搞“文化洗脑”, 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受高等教育的,为何为何有些人能成功抗拒这些文化输入,甚至把课题揭露出来; 而有些人明明知道那是错的,却毫不犹豫的去接受呢? 可以见的, 那和教育无关,而是更深入的问题。

1998 年, 龙应台发表了《维新旧梦已成烟》:写道

 所以,可以回到十九世纪第一个提倡“自改革”的龚自珍。他的名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广义的史,也就是国学——自己民族所传承积累的文史哲学。两百年从“自改革”出发、奋力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上,龚自珍大概不曾预见这个历史的悖论:“去其史”者最积极的,竟是中国人自己。


文章不断的蕴酿, 然后我们看到了《在迷宫中仰望星斗一一政治人的人文素养》, 掏出社会最根本,大家都不去看,不去在意的 :文化建设。 


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
 我想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真诚恻怛”的政治家,但是它却充满了利欲薰心和粗暴恶俗的政客。政治家跟政客之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我个人认为,就是人文素养的有与无。


指责马来校长和马来教师发表”滚回去“论,只是『失言』的问题而已吗?只是干训局“很成功”吗?

不是的,接上面的说法, 那就是,马来西亚的教育和师训,在培养这些教师校长的时候, 没有把人文素养当做一回事。 而更可怕的是,除了没有人文素养, 这些教师校长,连马来文化最基本的传统的礼(bersopan)都做不到。

马来西亚社会面对的,不只是『失言』的问题,而是马来社会文化的堕落和沦丧。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群族, 这个问题的影响非常严重。 在近代历史上,许多『人祸』都是由此而生。

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最后的贵族


研究孔子专家的话 :孔子是最后的贵族。 文化是不会停滞的,是不断的变化。 问题出在孔子提倡太多过时的老规矩。 要读经典,而不是读经。华人文化, 原本就不是被单元的儒家垄断。

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美国故意不堵“生育之旅”移民漏洞

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第一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这是一篇中国的文章《赴美生娃比抢银行还划算》 开头的故事。

故事看起来和“曲折”。

2007年末,怀孕七个多月的王静终于站在温暖的加州阳光下。从签证到飞行、再到入关,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中介的嘱咐进行的:确定怀孕后立刻预约面谈,避免签证官看出迹象;最晚临产两个月前动身赴美(如果肚子太大还得提前);入关时穿深色上衣,手臂上最好再披一件外套遮挡:在真正踏上美国国土前,“生孩子”还是准妈妈们必须千方百计隐瞒的秘密。


老实说,我可不觉得有任何惊险的成分。 那个“生育之旅”的中介再神通广大也没用。 如果联邦调查局介入,只要顺藤摸瓜就可以把中介抓起来。而这“生育之旅”已经进行了最少5 年。

对美国政府来说,虽然孩子分享了美国的福利,可是这些高学识的孕妇,贡献的经济效益,比那未来的福利还大几百倍。 如果说『去美国生娃娃,比抢银行还划算』, 对美国政府来说, 那孕妇到美国,也等于『得到一个受高等教育的孕妇,比印钞票还划算』。

那逻辑很简单,培养有技术、有钱、受过教育的国民,如果用平均 25 岁来算,那需要的资源至少要50万。而且在这过程中, 那国民还会有遇上意外,让那投资化为流水。 美国只不过是用个150 年的政策,就可以立刻把有生产力的人吸收过去,而不需要等上25 年, 真的是太划算了。

所以美国国会不时提出来要堵“生育之旅”的移民漏洞,也只是做戏罢了。

巴菲特做的不只是投资!

巴菲特的成功,投资在"旧经济上头“,让许多媒体标榜出他的”守旧投资手法“。

可是世界上那么多的基金经理,可以维持高回酬的基金不少, 为何符合白沙海德威(Bershire Hathaway,简称白沙),接棒巴菲特的人选,却不超过10 个人?

因为搜索的巧合, 我大约的读了2008 年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信里头, 巴菲特最常提到的,不只是“有没有钱赚”,而是突出白沙直接投资下的公司团队。 巴菲特只写”决策人的稳定管理“。 完全不用任何时尚的英文词语,如"创新“(Creative),"企业协合"(Synergy),或是什么模型(paradigm)。 而对于这些企业的股票, 白沙很少做变动。而没有白沙【直接介入管理层】的公司企业,任何的变化碰触到白沙的风险管理机制底线,都会让白沙退出那公司,绝不手软。比如说:运作不符合原本的愿景, 运作偏向炒作;过度扩张的计划,人事问题等等。

巴菲特经营“蓝筹股”的例子有 :
麦当劳(Mc Donald)管理僵化,运作没有创新点子,虽然安全不过慢增长, 卖掉。
迪士尼(Disney)的扩张让人眼花缭乱,核心不符合原本的愿景,前景不明, 卖掉。
费那美(Freddie Mac)风险管理不好, 卖掉。

关键就出在对于大众『巴菲特投资手法』 的认知只有一部分。
白沙投资理念
巴菲特建立下来的白沙投资系统, 并非是表面化的“投资产业买卖预测”, 而是非常前瞻性的,『用企业化的手法,投资在企业人规划下的企业』。 复杂吧!


当白沙买下一间企业的大部分股票的时候, 必定会物色或是确定,那企业执行者(CEO)的必定会提出一个经营理念,只要符合逻辑,除非退休,白沙很少更换这些企业执行者。

和天使投资(Venture Capital)不同,天使投资通常是投资在某些行业,把它做大了,然后乘高卖出。 巴菲特对于这些中短期的买卖没兴趣。白沙的投资必须可持续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必须经得起变化。

企业是否可持续经营, 责任就落在CEO 的头上。如果CEO 是没有可持续经营理念,只是为了讨好投资者,白沙上不会做那投资的。白沙也不会去选那些没意愿去建立一个没某某CEO 不行的公司。可持续经营是白沙投资的主要理念。企业内部创新,原本就是应该的,所以巴菲特不去强调。


虽然许多人都大谈什么『亚洲世纪』,许多亚洲企业CEO , 要不就把公司企业当做自己的财产,没他们不行; 要不就是拿一个短期经营的赚钱点子,卖掉了就跑。这就是为何自中国经济崛起,白沙不去拥有任何亚洲公司。

接班人将不只一个
所谓的巴菲特“交棒”, 对白沙来说,其实根本不重要。 比较起来,如果Steve Job 去世的话,会对苹果带来非常大的打击。 白沙没这个问题。 在本质上,白沙已经是『标准化投资在企业人和企业』,只要符合那理念条件的人选,都会成为接班人。标准化只是一个起点。白沙的每一项投资,都是科学分析,逻辑检验,想像力,不被假像蒙蔽的判断力,加上消费者的身份。

亚洲人常常认为,接班人只能有 1 个,要不然就会有冲突。其实问题就出在企业经营的愿景上头。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化』,『企业化』必须定下的游戏规则,许多人都一知半解,难以想象真正的企业可以在没创办人的情形下, 继续扩张。 白沙很早已经企业化了, 只要照最终点的愿景去走, 不同的投资决策者起冲突的机会不大。 而且当亚洲的企业界日渐成熟,真正拥有企业化的CEo 会越来越多, 白沙扩张到亚洲是迟早的事。

------------------------
Greg Forsythe : Warren Buffett Misunderstood

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

2 天建好16 层高楼

2 天建好16 层高楼。 显示的并不只是建筑技术和设计, 而是非常严谨的管理流程(Work flow)。



这是个超庞大的“麦当劳“做法。 那流程精细度去到每一个环节。 从财务管理材料运输吃饭上厕所到最小的螺丝问题变化,都需要注意到。 可以预见的是, 这间建筑公司要卖的, 不是技术, 而是那几万页的管理计划。这和麦当劳特许经营几千页的细节书,是同样的道理。

2 天建好的背后,需要至少 9个月的基础准备,训练,记录,问题探讨。不过这准备时间会慢慢缩短到一个程度,然后稳定下来。接下去的就是调节细节上,如何更节省,更快,更安全,增加价值等等。

中国民间企业的创造力,已经超越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而且有些地方已经到达了国际水准。

相对的, 马来西亚劳工太便宜了, 建筑公司用旧的经营手法就可以赚钱。所以不会有人去想在细节管理上下手。而且这还包括开发材料的,马来西亚建筑钢铁使用不多,而是以洋灰为主,到现在,那洋灰上的科技研发,还是靠欧美日本。 马来西亚国阵政府关闭许多市场, 后果就是让整个经济朝寻租(Rent seeking) 方面走。垄断封闭的市场,根本无法培养出创新的文化!

这个世界,是没有企业创新的这个课程。 创新,是要看一个企业有没有把创新,当做核心文化理念,去面对竞争环境和市场。所以只是光有钱,是堆不出创新的。再大的企业,没有核心理念,找再多的创意人才都没用,因为未必会被执行。

如果这间中国建筑公司,以合营的手法, 输出他们的这一套特许建筑手法,不改变的建筑商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那就像在美国,麦当劳(在美国,麦当劳是低收入群的食物)把小吃店挤出去的问题一样。 这个建筑手法,最适合拥有地方管理权的市,州政府。最没经验的建筑商,只要照做就可以了。 政府只需要派人去监管,抽样检测(也是照书做)。 当然,建好后的管理经营手法,是另一本厚厚的执行书(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马哈迪抄袭林苍佑经济模式?

如果说林苍佑引进电子业, 让槟州经济活起来。

那么马哈迪任内, 在雪州开放许多自由贸易区,也只不过是袭林苍佑经济模式。

那么光大大楼, 也可能引起马哈迪起大头头症,去建双子大厦。

那么汽车政策,瘫痪公共交通来制造国产车的需求, 也可能是用槟州做蓝本。

整个马来西亚其实是个放大了的槟州!!?马哈迪只不过有多一点前瞻性,加上赌徒性格(炒什么焦什么) 。可是也一样想不出持续经营的方法。


。。。。惊吓。。

不过台湾在80 年代,也是从电子工业开始。 不过台湾建立人文,加建大学,让台湾电子工业自立而不是帮人家生产而已。到底林苍佑有没有看过蒋经国的那一套, 真的很难考察。 因为林苍佑没出书写任何回忆录。

马来西亚半桶水团购网站

团购是中国现在网站很火红的一盘生意。

马来西亚人见猎心喜也来抄。 问题是,只抄了一半,结果就变成“优惠卷”+ 推销货+广告平台。
货品选择少之又少。

商业抄袭不是错,问题是抄袭都抄不好。 马来西亚真的是比中国还山寨.

“优惠卷”例子的链接 :

Group buying clones

Everyday coupons.

The Sun day deals

林苍佑国葬葬那里?

博弈继续。

如果国葬的话, 林苍佑葬那里呢? 是在槟州或是吉隆坡?

只是仪式的话, 那么仪仗队就必须去槟州。 如果是在吉隆坡,那就变成不识趣的国葬。许子根提到国葬仪式, 没提起其他的。

槟州之子,如果葬在吉隆坡, 那可真的是很”那个“。 不过林苍佑不是回教徒,这个可能性不大。

Malaysia and Penang have lost a great son.

姜是老的辣。

林苍佑身后变政治博弈

林冠英提出州葬。

纳吉说要为林苍佑举行国葬。

对国阵来说, 国葬只能在槟州举行, 要不然就会引起槟州人反感 。

纳吉如果用“发展槟州”的哀悼词来领功劳,会变成反讽。 槟州自由港地位被取消,引起当年的经济衰退, 就是巫统造成的。说出来的话,倒霉的只会是马华和民政。

同样的, 许子根不能用哀悼词来为民政党加分,任何提到政党的东西,槟州人都只会把许子根当作败家子。

马华公会很迟钝。

民政党建议用林苍佑命名路段, 建纪念馆。

林冠英有太多选择了。 可以建议把要私营化的港口,甚至可以建议把槟州大桥,用林苍佑命名, 成立人文馆, 加个纪念日,办纪念活动等等。

更新 :
林吉祥的部落格的哀悼词非常简短。 不提过往的任何恩怨, 不给任何机会给媒体炒作。

媒体只能拿林苍佑的政治生涯和有限的事来描写林苍佑。

---------------
作为部落格民,不需要那么客气
Anilnetto Chong Eu: A chequered legacy

RIP 林苍佑


---------------

实验文题。Twitter 微博可以分段谈, 为何部落格不可以?

朝鲜炮击,多国求之不得

朝鲜炮击后, 韩元对美元稍微跌了,这为面对韩元升值压力的韩国, 真的是求之不得。

在美国美元量化政策下, 朝鲜拥有的美金外汇其实贬值了。朝鲜在打着炮弹换钱的算盘。

中国面对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对于这事件,可能会装聋作哑一阵子。

同时美国也有在打自己的算盘。可以转移注意力的话, 对奥巴马的连任很有利。不过如果让朝鲜炮击事件升温过度,美元升值,对美国经济复苏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国际间的博弈, 就是如此错综复杂。

而马来西亚方面,在玩压票的官连公司,会减慢释出蓝筹股的速度,以免引起惊慌。 现在骑虎难下的, 无过于国阵里头的人。小国如马来西亚, 是受不了朝鲜延续一段时间的区域不稳定。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RIP 林苍佑

林苍佑的政绩, 大致上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称职的州长一样。

槟州可以踏入工业化, 是林苍佑最大的政绩。比起来,光大和大桥,根本算不了什么成就。不过度的消耗岛屿的资源,让槟州不陷入太多的地产泡沫化,是大部分老槟州人怀念林苍佑的原因。

不过林苍佑的视野,还是有局限的。林苍佑没有制度化自己的政党,去培养更阔视野的接班人,是注定民政党在达到最高潮后,往下滑落的最大原因。 而这问题, 同样表现于槟州治理上。 使用林苍佑的治理手法,应付 70-80年代可说游刃有余,不过踏入90年代, 问题就慢慢浮上台面。

任何政府, 只是一厢情愿的去“搞经济”, 是无法应付未来的转型需求。人文发展, 才是所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持续经验最重要元素。 要找出一个地方,有没有去做人文发展, 只需要看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和政策 : 人民的消闲活动是否除了消费外,还有其他的去处? 到底政府设立了多少地方图书馆,如何使用,多少文娱活动在进行中,对于民间活动的政策等等, 这些才是生活的核心。 除了建筑师外, 没有任何人,会为一间空洞,没有任何文化建设的建筑物自豪。

林苍佑任内的人文政策制度,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讽刺的是,可以让林苍佑留在槟州人脑海里头的人, 将会是林冠英。 槟州已经开始在人文发展上下功夫,这是民政党在林苍佑卸任后, 都没想过要去做的事。林苍佑的去世,是民政党打上句号的开始。

名目张胆的低级化

从独立新闻看到了这个消息,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光华日报》是北马的大报, 居然出了那么低级的稿。

水上韵律操配以猥亵图说 妇女组织抨光华歧视女性


妇女行动组织点出《光华日报》的图说句子,包括:“脚张那么大,就不顾及未成年观众?”、“天使入水,尽显玲珑身段。”、“天使拥有令人忍不住想抚摸的美腿。”、“伸伸腿,就能把你勾来。”、“水上芭蕾,犹如美人出浴。”


独立新闻立刻求证,把《光华日报》那些图文都拍了下来。 证据确凿!

妇女行动组织说了那些话,我赞同,就不重复。

那么名目张胆的低级化的择文, 如果 《光华日报》不是要向怪蜀黍的方向发展,就表明《光华日报》有内斗, 要不就是内部被渗透。

可惜马来西亚不是台湾, 要不然就有更多八卦看,让大家看平面媒体内斗的八卦。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打败李宗伟的,不只是林丹!

李宗伟再度败给林丹。

卖博士说那是一时瑜亮。 有些人说是宿命。 还有就是”中国人多“的鬼话。

我认为,这是国家格局的缩影,也是国家的瓶颈写照。

已经超过 5 年,马来西亚的羽球赛焦点,都集中在李宗伟上面。要培养多点选手很难吗?

仔细看看,马来西亚许多所谓的“职业”运动员, 许多时候,是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的。各州的足球队什么的, 靠门票收入的话,可真的不够那些所谓“高官显要管理人” 花, 更何况还要发薪水。 而“不那么国家化的职业体育“,比如说壁球, 可也是苦苦的在支撑。 马来西亚有了个妮歌大卫(Nicole David), 问题还是一样,在马来西亚,壁球运动无法升格到职业的水准。而政府津贴的体育又被政客政棍,加上不务正业的“皇族”垄断所谓的“管理”职位。 所谓的本地化的体育经营,也只不过是分猪肉的寻租(rent seeking) 做法, 要这些垃圾管理人交出“成绩”,那需要的真的是奇迹。

而这么做的后果,那就是当有个比较出色的运动选手出现, 垃圾管理人就把那是当作他们的成就,加上媒体帮凶, 就把经营不善的问题掩盖下去。而这些“不可持续经营”的问题已经存在超过30 年。 还会继续下去。

当焦点集中在一个李宗伟,没有持续经营的手法,让新人能出头把羽球当职业, 那么李宗伟的进步的空间根本不会大。 就拿妮歌大卫来说, 她不可以也不可能留在马来西亚训练, 因为马来西亚没有经营壁球体育, 妮歌大卫根本找不到比较上路的对手来练习。没有收入的本地壁球好手,不可能继续下去。 找不到好对手来练习,妮歌大卫就不可能维持水准,更何况要进步。

媒体和许多评论人常常说 : 李宗伟很不稳定, 心情什么的。 可就没有人去探讨,不只是李宗伟,只要和马来西亚政府还有“巫统皇族”在管理体育项目, 所有的选手的水准都不会稳定。 而这问题, 从马哈迪时代开始,已经是常态。

李宗伟的“不稳定”,除了一点个人因素外,大部分问题都出在管理层。除了搞“国阵亮相活动“,和李练球的新手如果走马灯常常变换(因为没有正确的职业经验方针), 就会让已经稳定下来习惯的球路中断。没有一个稳定的球路,教练和体育人要找出问题研讨,是非常困难的一回事。当下全世界高水准的体育国的职业运动,都必定加上了科学分析,后续经营,而不只是靠“经验”而已。

问题是,教练未必有足够的资源自由,来建立那个科学训练(训练和留下不同打法的新手来,提拔竞争练习),但是马来西亚的“巫统皇族”,已经把资源“管”了一大部分。 没有稳定的新进一起练球,李宗伟又要如何稳定自己的球路呢?

可以结论说,李宗伟不是败给林丹, 而也同时败在马来西亚政府的体育政策。而马来西亚正在消耗着李宗伟的天赋。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红花会》 成立感想 :张盛德要在盐碱地种菜

台湾的商业功利, 把从70年代,开始发展出来的民歌音乐产业土地,毒得枯萎。不理会歌手的反对滥发专辑,只为了要把钱在最短的时间赚完, 把消费者和歌手当血牛榨干。数码科技出现的时候,台湾消费者立刻翻脸。 不滥发的本土唱片公司,还可以保持元气, 可是音乐产业已经疮痍满目。

90 年代,滥用日本歌曲谱歌的香港,不深耕自己的音乐产业,把自己的文化生态,搞得一团糟。使用的手法和台湾一模一样。 高峰时期,最红的歌手专辑里头,粗制滥造的歌曲占了一半。 最后也得到了报应。 数码科技出现的时候,香港消费者翻脸也毫不犹豫。 哥们姐们卖的是数量,不是质量.

马来西亚80 年代成立激荡工作坊,同样的,虽然发掘不少马来西亚歌手,不过同样的, 也把自己的土地的肥沃度, 变成盐碱地。 那穷凶恶级的吸金手法,不会比港台好看得多。

还不知道问题出在那吗?继续怪盗版。 可是奇怪了,当网络上单曲收费平台出现的时候,市场出现了。还怪盗版?

文化产业,如果经营不善,是会被消耗掉的。和许多消费产品一样,消费者是受不了粗制滥造的不便。 垃圾歌曲,听上100 篇,也是垃圾。

所以台湾民歌运动开始, 根本不是巧合。当时的台湾社会和学者,已经把社会培养了出了一定的品味,李双泽是打开了那个开关!就像龙应台的《野火集》,也要有被点燃的条件。 激荡工作坊当年可以成行,因为土地还有文化的肥沃度。

张盛德面对和要做的, 不是一场“本地音乐复兴”, 而是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台湾现在正在静静的搞“文艺复兴”,马来西亚还在里头吵。而政府硬体上的投资越多,文化产业衰退得越快。

幸运的是,网络把宣传的成本降低。开始搞启蒙还可以为。 

又或者,张盛德要搞水栽的《红花会》?

勒曼医院是存在的

勒曼医院真的只是倪匡卫斯理小说的创作吗?

勒曼医院,其实已经在现实中,叫做全民医疗系统 ( Universal health care )。

只是它还没有计划, 去和富人分身家。

富人必定反对医药私营化

所有真正的企业家和富人,都不会支持医药护理,向单一私营化的方向发展。 大家不可以人云亦云的,以为私营化对富人有利。 其实事实告诉我们相反。

举个例子,苹果企业掌门人, 乔布斯(Steve Jobs)得了非常罕有, 可以用开刀治疗的肝癌。
看清楚了, 是罕有的。 如果美国在医药上,是完全是私营化, 只对最赚钱的疾病研究。那么,乔布斯的"下场“ 只有一个, 就是提早归早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任何人,都无法预测你会患上什么病。没有任何富人,可以“预测”会得到什么病,然后把钱先砸下去。

只有头脑坏掉的人, 才会认为, 私营化对富人有利。 别说马来西亚, 美国也有不少头脑坏掉的人,反对奥巴玛的医疗改革。 眼前的利益冲昏了他们的脑壳。 当“审判”来到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发现, 他们的钱,救不了他们的命,是他们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这是逻辑非常简单的东西。 如果说自杀的人,是一时想不开,或是被邪教误导什么的,那还说得过去。可是一大群人(成千上万的)为了眼前的钱,而自杀自绝,那才叫人哭笑不得。 马克思说的话有点意思 : 『资本家会向你卖一条吊死他们的绳子』。 说那话肯定不对。因为卖一条吊死他们的绳子,不符合企业精神, 那断了他们赚更多钱的理念。

资本主义, 不是集体愚蠢主义。

不过在马来西亚,我们的卫生部,马华公会的廖中来, 加上国阵政府的平面媒体, 却继续宣传这集体愚蠢。

--------------------------
《私营化与风险社会下的医药卡》张溦紟。 读后感想。

Healthcare reform: What would Steve Jobs do?

因为你没有

文化的的经济价值有多大?

自从中国开放和经济起飞后, 越来越多港台娱乐和艺术工作者往中国跑。
那经济价值有多大?

拿蔡琴 2010 年在成都的人民币票价来说 :280、380、580、880、1280、1580、1880。演出的场所,四川省体育馆,可以容纳9000 人。 而蔡琴在中国的演唱会,票大多会卖完。

这个文化产业的收成,只有拥有一定文化产业的国家才能到中国。

马来西亚的华社华商,都无法分一杯羹。因为我们连文化产业的基础,都没有打好。

只是“会中文”,是不够的。

从70 年代开始发展本土的歌曲的台湾民歌运动,最少塑造和带动了超过 100 亿元美金的经济活动。 讽刺的是,到了今天,许多人还说“文化艺术”是不赚钱的东西, 是”要钱”的活动。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重新认识华教真正的核心文化

让我告诉你, 董教总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华教永续经营的真正面貌。

----------------------
曾维龙的文章(《华教敌人:相对主义论和保守主义》)指出, 华教运动忽视学术研究与开发的现象。 不少人会认为,“资源不够用,学术研究与开发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读了不少关于企业持续经营和管理的知识。 整理出来的结论是 : 任何系统(System) ,无论是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甚至于政党, 最终失败的,都归为 3 个主要导因。验证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不去检讨那3 个主要导因,坚持下去的组织, 也只是苦苦苟存经营而已。而如果侥幸“成功”,靠的是幸运,又或是最近中国最流行的话: 我爸爸是李刚。 而华教运动,过了40 多年, 还只是在苦苦运作的程度。

3 个主要导因是什么?其实任何读过管理学的人,都知道。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

1. 无法坚持原有的愿景(Vision)。偏离了原本的核心价值。
例子 ; 搞农业的偏离去搞地产。 麦当劳把业务发展去卖鸡肉块。而且也没有去不停的创新,来维持整个核心价值 。例子 ; Google 不断推出和业务有关系的新产品 , 美国麦当劳把汉堡事业,研究如果把汉堡配餐弄得更健康(马来西亚方面不跟进,因为成本高)。而愿景,必须符合逻辑。

2. 没有建立一个管理系统,维持运作的一致性 (Consistency )
管理,是使用“经验传递”。 没有把它系统化,让工作可以尽快的达到一致性的程度。 一致性,减少“经验传递”的不稳定的同时, 也可以让管理者得到量化(Quantitative) 的数据 。这才能让管理者静下来, 思考如何改进整个组织的运作。思考成本,市场盈利的问题。

3. 没有思考去分解和分析,减轻技术上需要特定技术人员的问题。 不去追求找 ”1 个厉害的专家“ (Gurus ) 去干好 10 件事,得到高水平的成果。而是找方法,让10 容易找的平庸技术工人,甚至是机械电脑, 能根据定下来的标准, 每个人去做好1 件事,只追求得出来的成果,是中等的就可以了。

简单吗? 是很简单。 不过试写一份跟着这3 大导向走的企业/团体策划书, 大部分团体/企业都做不好。

而马来西亚的许多华教团体,也在这个“大部分”的行列。

我就拿董教总开刀。
拿管理的问题来说 : 为何临教的问题,50 年来都没解决方案?为何华校向华社伸手的问题, 50 年不变。 真的是”只是钱“ 的问题? 为何那么多华校校长是”经济炒手“ ?

拿愿景的来说 : 华教的目的是什么? “用中文教学”? 那么这个“目标”可以走多远? 经得起沙文主义质问吗? 和教育的目的,有没有关系?

而关于技术的问题,那更好笑。华校的“课外”课本,董教总是没有任何标准方针的。而且关于独中是否增加其他的教学,如加英文课, 加国际视野的课程等, 到了2010 年的今天,如果说从2000 年由独中提出来, 10 年后的今天,董教总都没做任何在这方面的学术和技术,评估和跟进的报告。

华教一盘散沙, 不是形容词,是事实 (facts)。 说什么“企业化经营”(注意,是经营,不只是管理), 大都是笑话,因为我们看到只是“董事”和“校长” 在“管”, 而不是跟着那3 大企业经营的导向走。

话说回来,如果华社要重新整合华教运动, 首先必须要找出华教的核心文化价值, 把它作为华教事业的指南针。 再来谈管理技术。

我个人先抛砖引玉 :
华教的核心文化, 是给马来西亚社会,另一个教育文化选择。而这个选择,是个「價值观」。华社可以把这个教育文化选择,通过企业规划的「秩序」, 复制给其他的族群, 让马来西亚社会达到真正的多元文化 ,和国际接轨。 让马来西亚社会,在抗拒坚持自我的特性的同时,能用平常心的态度,和其他文化价值观交流。

早期使用母语教育, 是利用语言便利,更好的打下基础。照这个方向发展,马来西亚华教,将会进化成另一个主流 : 中学和高等学府, 都不会只局限于母语。 将会有德语,日语甚至于俄语。国内的语言如伊班语,卡达山语都会是课程的选择。 这些选择,会打开国人更多选择的大门。

无论是在经济或是文化, 越多的选择窗口,让我们面对世界的时候, 拥有更多的资源去交换。 想象一下, 伊班人的窗口可以和德语世界的窗口交流, 而不是经过低效率的第四手,第五手。

单只是经济效应来说, 华教可以提供的可能性,已经比现有的单元化,中央化,加上“僵化“的国家教育, 强上何止百倍。而且在华教的竞争下, 国家教育会被强迫进化改进, 这对社会的进步好处,不是被垄断霸占的现有国家教育的可以得到的。

当到达了一定的水准,华教的高等学府,不需要局限于任何政府认证。因为学府的水准,已经在和国外的高水准的学府交流。

更多的选择, 是进步之母。 更多的选择, 会让社会更稳定, 让国民看到更大的未来。因为每个人都能创出更多的选择。

还停留在 ”用中文教学“ 的人, 不喜欢我这个愿景说法的话,放马过来。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有样东西,叫没得选

在前文 吃鸡蛋,没必要认识那只母鸡

小莊 说...
啊?! 是82年的歌? 我怎么到了90 年才知道这首歌的?


原本我以为商业流通的问题。去查了一下, 原来不只那么简单。台湾在解严前,是有【歌曲审查】 这回事。 嘿,黄明志写的,算什么。那个白色恐怖时代的台湾。 不过《就在今夜》比较迟推到马来西亚,到底是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因素,我也不知道。没有人做过这研究。

不过当时台湾,『意识心态不对』(什么东东?)的作品,肯定被封禁。

当时马来西亚封闭的程度,也好不上那里, 一样没有国际视野(现在只不过是“比较好了一点”)。 不是每一首台湾流行曲,都会立刻到马来西亚。《橄榄树》 也是被封禁了不短的时候。

李泰祥作曲, 三毛作詞的《一條日光大道》,就是被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准唱。 原因? 歌词里头有KAPA ,日本河童的意思。台湾当时要"去日本化”, 就算是比喻的字,也不准。这歌在齐豫的《天使之诗》,1991 年发表。 在马来西亚,我也没听过,不过那和台湾无关。原因? 被“香港热潮"掩盖掉。马来西亚当时的唱片公司,只推当时他们认为”热的唱片“。 可以说,马来西亚的文化,被商业因素主导体大,选择非常小,中文唱片公司,没兴趣经营一个“听歌”的文化。总之是听的人买就是了,找最流行的歌曲来个倾销。向消费者“抽血”。

报应就是: 让盗版商有机可乘。数码科技一出现,唱片公司追不上,结果就吃自己。 不过中国现在的经济已经不错了,要付费正版下载网民数目不少。




《一條日光大道》 詞:三毛 曲:李泰祥
一條日光的大道 我奔走大道上
一條日光的大道上 我奔走在日光的大道上
啊...KAPPA KAPPA 上路吧
這雨季永不再來

一條日光的大道 我奔走大道上
一條日光的大道上 我奔走在日光的大道上
啊...KAPPA KAPPA 上路吧
這雨季永不再來

拋下未乾的被褥 睡芳香的稻草床
陽光為我們烤金色的餅
啊...河童你要到哪裡去 現在已經天晴
陽光灑遍你的全身 我只要在大道上奔走
啊...KAPA 上路吧 雨季過去了
啊...上路吧



-------------------------------
这首歌, 是拿来酸在芬兰冷的半条命的假上进。:p

文化产业,经济,创业

这是一篇自我对话。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这个词语,是 Theodor Adorno (1903–1969) 和 Max Horkheimer (1895–1973) , 在他们的著作 ,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原文德语 :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先提出来的。

that popular culture is akin to a factory producing standardised cultural goods – through film, radio and magazines – to manipulate the masses into passivity; the easy pleasures available through consumption of popular culture make people docile and conten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ir economic circumstances.

(Google translate 无修饰)
流行文化是类似于一个工厂生产标准化的文化产品 - 通过电影,广播和杂志 - 将被动操纵群众通过大众文化消费的乐趣使人们容易驯服和内容,无论多么困难的经济环境


文化产业,是应该更加广义的。如果我创出一个商业化的“产品”,能带来影响的,那算不算是文化产业?

头痛。 那先要定义文化。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沈的社會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

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
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文化,是什麼?》龍應台


那么如果一个商业产品,拥有了某个「價值」(无论是金钱还是思想的角度),加上对「秩序」的堅持和推动力,算不算是文化产业呢?

为何欧洲人,不是用“快餐"来定义麦当劳特许经营,而是用『美国文化』来形容它,那是有特别用意的吗?
而拥有许多粉丝的苹果,虽然是商品,可是也自成一格的『文化』?
可口可乐文化, 电脑文化,等等, 都有『文化』的成份在内吗?


生产出这些产品的企业, 都是在遵守标准的生产「秩序」, 来创造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價值」。这些产品,对的日常生活和用词,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那么看来,文化产业的原意,因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创意,已经超出原创者赋予的原本意义。

文化,在塑造社会的同时, 也被社会所塑造。都经过抵抗,选择等等磨合过程。

为了抵抗便宜的霸级市场,杂货商药材店等,不得不努力提供去多样化,提供更多的选择。药材店不在是原意上的药材店。 而另一个面貌,就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说余仁生。 制造出“产品",把企业文化去,制造出“产品"。

如果用在教育上呢? 国际学校, 私人学院。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所谓华教,也拥有同样的因素。那是抵抗,事实上是价值(观点)的选择。

因为南来的先民,没有系统性的去思考的学术,不过潜意识中,已经有了对抗单一的邹型。

选择, 已经在我们的所有人类文化基因里头。 越成功的社会, 选择越多。创新,创业,是在建立更多的选择。就算是为了特定的社群服务, 只要不是垄断的,那它就必须不停的复新,进化,是为生物性发展(Organic growth)。

林连玉能得到当时最大的华人企业家支持, 是因为这个教育【选择】的无限可能。真正的企业家,都看到软体建设的经济能量,那是符合他们潜意识里头的理念。 只是“寻租”(Rent seeking) 的企业家,只看到“硬体”。

【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我终于读通了这行(很想大叫,太兴奋了!)

掠奪靠关系而快速得来的成果,让人偷懒,让人退步。要不掠奪去得到成功,路途艰难,不过可以刺激去思考。 不掠奪,得到的是思考的自由和智慧。真正的创业家,都必须拥有一个核心价值,才能建立一个文化。


------ 思考转换线 ------------
那美国精神,美国梦, 也只不过是贯彻【选择】的精神。只要没有把【选择】拿掉, 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不停的复新,进化。美国20年代,50年代的经济衰退,应该是和【选择】有关。有时间才去查看。
------ 思考转换线 ------------

那产品是什么。。?

照麦克格勃(Michael Gerber )的说法,
真正的“产品", 里头必须有个「秩序」,必定有消费人/使用者期待的一致性(Consistency)形象。


至于达到一致性, 背后管理系统,才能找出问题。没有「秩序」和稳定性,,控制维持产品质量,因为变数(Variance)太多,就变成了吓忙的工作。 所以汉堡多了东西,还是少了一片Cheese 什么的,都是惊吓,所以一定要一致。去到麦当劳, 价格是一样的, 不会有惊喜,也不会有惊吓。 不只是成品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于市场和消费群的知觉,也必须维持一定的稳定性。 卖炸鸡的不会乱来跑去卖烧包,除非创出一个合理的混合。 那么说,泰国的7-eleven ,已经照着这个准则走。价格服务,都达到了一致性(consistent)。『一致性,让我们更容易看到管理系统里头的问题。』

『一致性』不是机械化,不是『一体化』,也不是一成不变。蔡澜常说,“别迎合顾客去改变”,并非不去改进, 而是要食品维持『一致性』。 达到了『一致性』,才可以在被控制的情形下,创新,进化。

对于外在特别需求,就要想办法调节。总之,不可以破坏核心价值的『一致性』。 如果无法调节的话, 宁愿损失一个消费者,也不要迷失自己。


那么说, 餐厅或小食,提供酱油和胡椒让顾客调味,其实已经符合了为了达到『一致性』,而发展出来的调节。
达到『一致性』,永远不会有惊吓。如果拥有企业精神,去提升水准的话, 只会越做越好。


【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专利经营(Franchises),应该也是文化产业。系统带出来的「秩序」(管理维持的一致性),加上它特定的「價值」,让这些产业能成功国际化。欧洲人把麦当劳当作文化入侵,应该是这个原因。

带来生活改变的政策,活动,企业等等, 都在塑造文化。

文化产业,是个创造抉择(Choice)的产业。

那么创业策划书的“市场归类调查”, 应该是「價值」和「抵抗」的量化(quantitative)调查。

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文化产业

北京奥运开幕。绚丽震撼吧。如果我说,那只是间接成型的一个表演, 许多人都不苟同。中国那么大,人才济济呢。 如果你只看表面的话。

直到你知道,或看过云门舞集的演出。

华人文化圈,知道台湾的文输出,都是从歌曲电影开始,不过真正奠下文化产业基础发展种子的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没多少人认识。 而北京奥运开幕,虽然面子关系不邀云门舞集演出, 许多表演环节,逃脱不了林怀民的影子。当然,中国内部的人不会明说的。



什么是文化产业。
要举个例子, 就拿这个做例子吧 : 云门舞集西湖首演堪称完美 近万观众散尽无垃圾。 推动人对美而自发的动力,不让表演场所留下垃圾而损害了人对美的追求,那是艺术的力量,也是文化的体现。 这个自发的“奇迹”,十多年来,云门舞集在台湾的乡镇的公演,都是如此。一个文化产业可以打造的,何止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 

一个真正的文化产业,并非是庙堂化的,比如国家石油用百万去供养的交响乐团,就是一个例子。吉隆坡大而无用的国家剧院,也是另一个”庙堂供奉”。 不明白文化产业概念的政府, 又如何去建立什么“高收入”经济呢。

--------------------------------
更多。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1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2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3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4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5

周末大放送20071020 -- 舞动春秋: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 06

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纳吉很勇猛

没看主流媒体新闻。不过有人注意到了纳吉的谈话


独立新闻 :纳吉外交政策转向? (萧子明)
11月2日,“第二届世界华人经济论坛”在吉隆坡绿野仙踪会议中心举行。有多国代表出席了这个半官方性质的国际论坛,包括中国驻马大使柴玺和中国有关的专家。今天众多的世界经济论坛,特别在亚洲举行者,其举办的目的和主讲者都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是亚洲的火车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与强劲的国力辐射,成了所有国际会议的主调。

类似的会议,吉隆坡近年来少见举办。纳吉是论坛主办国的首长,他在论坛的发言自然受到参与国所瞩目。正在忙于进行政治和经济“转型”的纳吉,他的发言除了一贯的表示愿乘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发展本国经济之外,却多了一条尾巴——中国必须以行动证明,中国的崛起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且是“和平、仁慈、和有利于区域”的。


知道什么叫找麻烦吗? 这就是了。如果中国不找麻烦,纳吉就可以侥幸过关。 中国如果对马来西亚的稀土实施限运的话 , 你知道是谁挑起的。纳吉大可以撑英雄。 不过那是玩火。
马来西亚的电子出口是大宗, 没有稀土的话, 嘿。而且那棕油出口,除了印度,中国也是最大的买单国。

萧子明评论道

“这是种族主义所需,蠢材!”,一语道破了纳吉外交政策可能改变的内蕴。


我说,纳吉玩得那么大。有勇,但是无谋。林冠英在论坛,只说“不只是需要中国的投资,也需要其他的国家投资”。纳吉直接就把桥烧掉。

中国正受到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外交外找出气口,肯定不会和美国直接干。倒霉的只会是出头鸟。 纳吉就是那只出头“鸟”(鸡?)。

更不要说这次亲中国的马来西亚华人商家,有多难堪了。 那和穆由丁的说法相去不远,巫统真的不稀罕华人票,连华人商家的政治献金也不稀罕。 就烧掉你的桥!


-----------------------
转载中国推特:

中共最近的外事应对太好玩了,哪像个国家,完全和过家家的三岁小孩一样。这样的国家能崛起,简直是对人类智商的侮辱 RT @freemoren: 中国方面取消欧洲Eurovision(泛欧歌唱比赛)获胜者的演唱会,因为歌手国籍为挪威 http://www.newsinenglish.no/2010/10/12/rybakk-also-victim-of-chinese-ire/

找抽的 :林冠英幽默一则

如果林冠英提出经济主张,应该叫什么?

LG Economy.


------------------------
L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是韩国电子巨头之一, LG Corp 旗下的其中一个研发中兴。

祝贺自由沙捞越广播开张

祝贺自由沙捞越广播开张。

自由砂拉越电台开播! 誓突破砂州主流媒体封锁


资讯向来不发达的砂拉越州终于可以收听非主流电台了!一个由社运认识开办的“自由砂拉越电台”(Radio Free Sarawak)已经于昨天开始开播。这项广播传送自伦敦,使用7590千赫的短波频道,在每天早上6点半至7点半的时段播放1小时的节目。 该电台播放的是有关时事新闻、最新课题以及评论的节目,并且将在每天傍晚6点至7点以15869赫的短波频道重播。根据该电台的其中一位创办人黄文强表示,这个节目的内容是由当地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领袖制作后,才送到伦敦去广播的。


那内容是什么呢?

如果只是一贯的“说权益”。 这个广播的失败,是有前车可鉴的。 希望黄文强,能加入“希望”这个元素,为内陆人民的需要而广播。 而不是“为了让大家认识非政府组织做的事”,而广播。

别以为非政府组织,不需要做市场定位。 要反击国阵的一个大马, 就要让人看到另一个选择, 另一个希望,一个改变。乡镇人和城市的中下产阶级,还有公务员什么的,为何那么喜欢加入直销? 你可以说是贪念,也可以说他们有改变现状的思考,只是不全面罢了。

这在任何时刻, 都是行得通的。

州政府应该如何把公务员大军 ,归为己?

波大激动的说过,民联州政府,其实可以做得更多。 如果只是因为被限制了,却不去运用创意去搞, 那是不为, 而不是不可为。 就拿槟州交通来说。 那Rapid Penang 的所谓“扩展服务”是不是太慢吞吞了?

那槟州就投资在“公务员巴士“吧。首先,为医务人员上下班服务,然后发展去为教师,然后是其他政府部门。这可以减少公务驾车。 然后? 向学生巴士方下手, 设立机制,让州政府监督和提升学生巴士的安全和舒适。需要的话, 可以津贴偏远地区的乡下居民。

那开支会大吗?那投资和开支是肯定的。 政府是和企业没两样的, 可不可行,都需要计划每一个成本细节,可行性,潜力。 珍珠白沙罗(Mutiara Damansara)和附近的1 Utama ,一起弄出来的巴士服务,就是一个例子。那里集中了许多商场霸市。可是泊车位有限。 远一点的居民,肯定不会去那里消费。因为除了汽油,还要顾及车位的问题。所以商场巴士就出现了。

小气的商场产业业主就会想,那泊车位的收入不是少了吗? 而且巴士的运作肯定是亏本的。 大家认为呢? 商场产业的顾客是谁啊? 是销售租户。 那么产业主和租户签约了,就袋袋平安了吗?到商场的顾客不够的话,是不是产业主的问题? 那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何不去解决租户的问题。 能那么想的话, 那就不是寻租(Rent seeking) 产业。为产业增加价值的,不只是那个产业的地点,而是里头的租户和顾客。 而制造这些增值条件, 政府其实能运用的资源,监管的好的话,会和企业运作的成本相去不远。

马来西亚拥有120万公务员大军是头痛问题。可是这120万人, 除了是财政负担,也间接导致了资源消耗 :想象一下,马来西亚 20%以上的公务员,是没效率的,而他们驾车上下班,却同时制造出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帮忙制造交通阻塞,消耗了其他人的时间资源。而且那对相对比较好的公务员,非常不公平。

搞好公务员运输,还只是交通方面的开始而已。 弄好了交通,州政府就可以开始回收那些泊车空地。 马来西亚的土地, 是不可能不够用的。是政府一贯的浪费态度,消耗了有价值的城市土地资源,让它变贵了。在马来西亚的住宅,道路居然占了可用土地的五分一,那算是什么“发展”的态度? 可是当向高发展的话,汽车政策导致车位不够的问题又出现了。结果每个高建筑,必须加入车位的成本。而管理车位也是一种寻租的资源浪费。

矽谷如果开始的时候,土地就是天价,就没有企业要进去了。 还有, 现在的矽谷,已经不是新进的创业天堂, 因为土地太贵了。没有庞大天使资金(Venture Capital), 去矽谷创业,几乎是送死。

而雪州呢? 问题一样。 不过我一点都不看好卡立。 因为他以为自己领导过官营公司,多年前弄出个“黎明行动”, 就认为自己“很行”,用习惯来“管理”雪州。 雪州的城镇的经济规划,卡立几乎可以说是“没表现”。雪州交通的规划到了现在也是被动,州内还是没有任何公共消遣去处。
卡立只想到“讨好”全部公务员。

没想过如果提升好公务员的福祉。把好公务员扯过来 ,才是你的选票来源啊。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中国将有连串好戏

中国将制造民航机。 China To Build Its Own Large Jetliner

中国养了一只大老虎 : 通货膨胀还是来了

Soros 跑到香港开办事处

猜猜中国最近会发生什么事?

中国政府正在头痛,维持稳定,稳定物价。什么方法最快?又最有中国特色?

中国枪毙贪官的季节又到来了。

--------------------------------------------
中国要压低国内物价, 就必须继续向外国买食品。 长远来说, 虽然马来西亚的种植股还很高,可以乘种植股卖压出现的时候,买进。 如果市场不疯狂的话, 可以收个三五年。
不过马来西亚政府干预股市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种植股卖压会很快出现。等执政党和朋党“买够”金融股票,就会到种植股受到卖压。

现在你知道为何公积金的利息为何那么低了吧。

当然,民联接手政府的话, 发现了,也不可以用这些理由去毙公积金局里头的官。因为技术上的买卖,他们没错。错在这些机构,不被监管。

吃鸡蛋,没必要认识那只母鸡


大雨。金智娟. 1991


《就在今夜》。 2006演出。丘丘合唱团的成员, 都成了“佬”。《就在今夜》, 是娃娃- 金智娟 1982 出道大红的歌曲。

而女歌手,成了大婶。 不过成为大婶,也要是个快乐大婶或“佬”。

《就在今夜》1982出道的时候,是是用强烈的摇滚风来呈现,配合当时台湾社会的内在压抑。
1997年重录《金智娟经典重生辑》,台湾早已经政治解禁, 邱晨重新编曲,让歌曲变成摇滚慢歌, 让金智娟加上岁月,重新演释《就在今夜》。 文化永续经营和提供创新的机会, 是比科技产品强太多了。

-----------------------
这篇是回应安哥爵的 : 拈花惹草

中国的热钱, 我们惹不起!

林冠英:不能單靠中國‧檳積極招攬外資

林冠英不懂经济没远见?这样也有得吵!

马华的狗腿,当然呱呱叫。 没有技术的中国资本,是不折不扣的热钱, 来到马来西亚,除了炒股炒楼炒原产品,还会有什么好事做。已经弄了3千万在手的马华, 当然希望“大大热,超级热",因为公积金什么的, 正在丢货压市,让他们进入市场。

不过好像槟城那样的地方, 楼价大起,而又没有足够的生产力去抵消的话,只是投机,林冠英麻烦就大了。买不起楼的槟州人民会骂林冠英”帮发展商”,炒楼炒焦了的人,也骂, 骂林冠英不帮忙做泡沫。中国的热钱,单单是温州商人的,就可以让州政府吃不了兜着走。

林冠英说“不能單靠中國“ , 其实是对投机者一个暗示。那也算是劝告纳吉,可是对纳吉, 那是和夏虫语冰没两样。 槟州要稳定楼价,避免有限市场的炒作,就必定会做一定程度的“反垄断产业市场动作“, 如果你要跑去其他州炒楼,那不关他的事。 反正州政府都拿不到那税收,何必惹火惹祸上身。

如果你不识Do , 【以为槟州土地有限】,偏偏要去踩踏槟州炒楼,那祝你好运。

廖中莱放了个骗子进来马来西亚!

我真的无语。能说什么好呢?马来西亚是个骗子大卖场。

注意到某些博客,尤其是女博客,喜欢他那一套来,结果 :”林海峰马来西亚巡演座无虚席反响热烈“。马来西亚人,还真的没从那个什么“更小的水分子”的骗人广告学习到什么。

林海峰,如是在欧美,立刻就挨告了, 还可以大摇大摆的什么“巡回“演讲!

真岂有此理, 廖中莱这个卫生部长是干什么的, 放了个骗子进来。 是因为他对马华公会有“贡献”吗?

来看看林海峰的“语录“ :

米饭、面食,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
“把米饭和面食当作主食,是慢性疾病蔓延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人爱吃的白米饭、白面条、白面包、白馒头、糖,都应该退出餐桌”


中国网上揭露的还有更多。

在中国, 林海峰已经被称为 “新张悟本”。 而张悟本,是如何被中国政府干掉的呢?

原因就是他不幸酿成了绿豆等农产品的涨价。而政府正在为物价上涨不安。张悟本的这个作用,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也无异于撞到枪口上,自然难逃被整肃之命。但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实在不应归罪在张悟本身上。那不过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已。张悟本再怎么忽悠,也没有能力弄出通货膨胀来。



人的愚蠢, 是没药救的!加上不称职的“官”,也怪不得骗子可以大行其道。 也难怪,马桶公会就是靠骗起家的。


--------------------
张悟本的走红和倒运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

昂山素姬



缅甸政府,玩了个议席灌水的把戏后,宣布释放被软禁的昂山素姬。老实说, 那么多年的软禁, 没有多少人知道,昂山素姬是否“准备”了什么。软禁,让军人政府几乎对她一无所知。军人政府还面对着民族武装份子问题。

昂山素姬让政党解散,支持者们不参加大选,中国方面,已经不客气的说,”虽然她没有被西方抛弃,但她注定只能是西方势力的一颗棋子,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动用,所以她已经将难有更大的作为和影响力"

没有政党的昂山素姬,就没有作为? 真的吗?

那也太小看昂山素姬韧力了。

连个刘晓波那么无关痛痒的08 宪章,中国都要头痛,你以为昂山素姬被软禁的时候,是吃着撑,睡到自然醒?

当然, 马来西亚方面, 也习惯了迟钝。在野党方面, 林吉祥是有跟进的。不过那不够。5千万人口的缅甸,如果好像泰国那样演变,军民有限度的分享政权,会变成另一个如越南的经济体。

--------------
忘了昂山素姬是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 怪不得中国某方面“不爽”。

拿不够 A 就哭 vs 林冠英也被框住了

波大写《沒有全A 就哭,華小為何輸不起?》, 我想, 马来西亚和许多亚洲国家的追A 现象,我们把”拿A " 当作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测量方法』, 只是一个坏开始。 而最终的陷阱,在我们的高等学府也发生了 :学术发表的数量,变成另一种 ”追求拿A 的测量“。

美国经济学人在11 月11 日, 发了一篇稿,的Climbing Mount Publishable :The old scientific powers are starting to lose their grip (爬上学术发表的高峰 :旧科学体国,开始失去强势)

在九月的时候, 李志文在他的部落格已经写了篇博文,《学术大国的陷阱》 响应其他学者对于学术文章制造的现象。

我们的教育, 不是发展一个教育的『导』向,培『育』一个会思考的未来公民。 我们的教育, 居然是为了『适应』(Adapt) 进入高等学府, 把拿个A 当作教育的一切。 而那个拿不够 A 就哭的校长,其实说明了一个态度 :校长已经把拿A, 当作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唯一导向( Goals of education).


我不是说,西方国家,没有这一套拿A 标准。 而是说,西方的教育体制,让大学和社会市场,更自由的【发展出其他的测量】方法, 加上其他的无需大学资格的训练学院,让社会有更多的选择, 冲淡『拿个A』的垄断单向思考(monolithic thinking)。

拿苹果创立人Steve Jobs 的例子来说, 因为经济的关系, 他无法完成大学学业。 不过他有选择 ;首先是惠普(HP)的工程工作训练课程,让他得到技术之外,也有一份工作。 而Reed College 的非正式大学课程的旁听课程, 让Steve Jobs 掌握和准备了他未来的苹果,在电脑字体上的创新局面。

马来西亚的社会, 就算政府再“准许” 多点双联课程的大学在国内设立,也没有用。 因为标准也是同样的。请问大家, 马来西亚有什么“大”公司, 是有如当年惠普那样,可以让没A 的学生,去学技能后,让他们可以立刻投入市场就职? 我想不出来。

别以为这只是政府的想象力的局限。现在看来, 前些时候, 林冠英以无法提供1000个工程人才,而“失去”一个企业的投资,那其实并非『只是』国阵政府失败教育的问题。 林冠英也被自己的思考局限了。 因为身为州首长的林冠英,就不应该被『教育是中央政府提供的,也被教育部限制』的框框,框住他的思想。

林冠英大可以回问企业家:『我可以给你一部分工程师, 其他的,槟州政府会拨出资源, 帮助你开技术课程,训练人才。』

林冠英应该想到, 一个企业的职业训练课程,轮不到中央政府去管,中央政府也没资格去管,那些官员根本不懂。林冠英如果要搞好槟州政府,许多事,就不可以被“那些事中央政府垄断了,我不能做”框住。如果那么想的话,你要说服找投资地点的企业家要,是非常费力的。因为大企业寻找落脚点, 其中一个条件就是那政府方面的思考有多开放配合, 能帮忙创出多大的价值。

更进一步的说法,要达到最大的成效,为槟州人谋求最大的利益,林冠英必须是把自己转换去企业人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在“我做更好的政府”,而是”在企业的角度,我如何实现,我去帮更多人达到他梦想的环境“。
那不只是“管理” (Management) , 或是“技术”(technical) , 而也必须有个能实现的愿景 (vision).

真正的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却比慈善机构更强大,它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提供许多工作机会,让人看到希望, 让人看到选择,淘汰无能的竞争者,而且是个不停复新,创新的有机体。企业必须是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所以,当我看到柯嘉逊说”第三势力须避开新自由主义“, 直觉告诉我, 虽然是经济系毕业, 柯嘉逊根本不懂经济和企业的关系, 而且也不懂什么叫真正的企业。柯嘉逊把马来西亚许多寻租的朋党甚至官连公司,在“名义”上,当作是企业。

槟州这个高度人口集中的州,对于长期投资者,开设技术训练班是非常正常的事。“找出1000 个工程师”反而不是要点, 而是【如何把槟州的一部分,打造成教育中心】。不是叫你去建立大学, 而是让人民【看到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马来西亚中五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好像Steve Job 那样,无法上大学的人,比比皆是。而美国的社会,制造许多选择。 而你看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的“所谓再就业”的课程, 他妈的,居然是需要大学文凭才来个再训练。 这是在歧视着非大学生的人口,也说明了马来西亚大学,每一秒,都在浪费国家的资源。

大家注意到了吗? 如果美国政府,去“管制”这些企业的开班,必须符合某某水准 ,后果会如何?

而另一个『更加失败的』, 就是华社的『董教总』。 为什么呢?因为 『董叫总』,把原本林连玉先生(奇怪,为何马来西亚姓林的,创立的人那么多)制造出来的【另一个教育的选择】,变成『用中文语言,追求A 的国家教育』。 拿不够 A 就哭,就是『董教总』多年下来的“成绩表”。

林连玉先生不是神仙,他可能在创立了一个【教育选择】而不自知。 可是他不自知的梦想, 打动了许多人。我认为, 林连玉是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 ,盖茨(Bill Gates),乔布斯一样的。都是梦想家。如果林连玉【心目中的华教】能成功, 那么马来西亚会是整个世界中文文化圈, 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可惜的是,林连玉受的教育,也在框着他。而且太多的斗争杂音,也让他不断的退守。他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策划整个梦想持续大局。而被褫夺公民权之后的打击,把”梦想家“ 林连玉彻底打垮。

不少人都认为,林冠英只是个守业者,我想,你们说得太早了。 林冠英现在在干的事, 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超越了老父林吉祥,比林吉祥更辛苦多倍的位置。 在许多人眼中,一个州首长, 是个“管理者”(Manager)。我不知道现在的林冠英先生,也是否当自己是一个管理者。如果是的话,他现在做的只是一个“比较不腐败,比较专业的管理者“。 可是那是不足够的。

林冠英现在的位置, 可以让他成为一个创业者。 一个可以超越被媒体称为“马来西亚发展之父” 马哈迪的位置。在我眼中, 马哈迪也是个梦想家, 不过也是个失败的创业者。马哈迪在”创“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破坏,破坏原本可以让他达成2020 愿景的系统和制度。每一个系统和制度破坏,说明他在偏离路线途越来越远。

是辛也不幸。林冠英是经济学毕业的。经济技术层面,林冠英已经比半途出家的那位马医生,成熟得多了。不幸的地方是,林冠英会因为对经济技术比较清楚,而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让自己的舒服的层面(Comfort Zone), 让后加上一点管理技巧,让自己认为称职。 只因为他现在“比许子根做得好“。

不过如果制度和系统上没被破坏的话,放任何人,包括我,包括任何一个在网上的人, 都可以“比许子根做得好“。林冠英有什么特别?

因为槟州首长这个位置上,你可以得到一种权力,『可載可覆,可生可死』(龙应台-《當權力在手》) 的权力,也可以说是资源。 平庸的首长,就混混沌沌的过日子。腐败的,就会在资源上下其手。管理狂的首长,就抓紧“管理”, 不顾别的。

而开创性的人, 就会运用它, 来开创一个新的,持续经营的局面, 留下一个让人称道的【制度,系统和创新文化】。 而马哈迪留给马来西亚的,是一个【被他搞得破烂的制度和系统】, 白象布城和双子塔, 那算是什么“成就”(legacy)。 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不难发现,只是马哈迪因利乘便而到达的。 当年的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四小虎,已经说明了马来西亚是在搭快车。如果当时越南也来发展经济,那么就会变成五小虎。

林冠英有许多选择。 最有挑战的选择,是成为一个开创者。

-------------------------
在转载经济学人文章消息后, Slashdot 网站, 立刻有留言者说

Judging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in terms of patents filed is like measuring software value in lines of code. I realize that's not the only metric here but the fact that they're even looking at it this way is ridiculous.
在专利申请数目的角度, 去看科学生产力,就像是在用数量测量软件的价值。我知道这不是唯一的衡量,但事实上,他们就是用这种荒谬的方式。

---------------
Not only that, one of the other measures of "productivity" was the amount of money spent. That's not what "productivity" mean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that get cited by others* would be a much better metric.
不止那, 其中一个测量“生产力” 的标准是用支出来衡量。那不是生产力的意思。只有学术文章,被更多人引用, 才是真正的测量方法。

------------------
Here is another article by them about rampant fraud [economist.com] in China's research. More power to Brazil and other countries that are legitimately improving their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rather than faking it till they make it.
我找到一篇经济学人自己的文章,关于中国学术文章造假的消息。 巴西和许多国家是在使用正当的途径,来发表学术文章,而不是造假来达到数量。

--------------------
But is anyone reading their output?
有人会读那些学术文章吗?

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你看得懂这个广告吗?

这是从歪歪理财记事本看来的。 你知道卖的产品是什么吗? 老实说, 我看不懂。




我只能猜测量,YTL 的目的是等有了使用者后, 抄点业绩, 就会发售YTL Communication 的股票筹资。而发股,用的是YTL 品牌效应。

不过在我看来,YTL 所谓的品牌, 都是搞寻租的。而这个Yes 4G 的广告,只是验证我一向的看法。 YTL 还是停留在找寻租机会的层面。真正的企业,是不会让一个“给你猜猜看,你会买到什么”的广告出街。P1Wimax 的企业水准,比这好得多了。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大家要多谢马华泄底

奇怪, 马华公会真的找不到『大老板』借钱了吗?

为何要“滚水烫脚”,把星报The Star, 把间接拥有转为直接拥有? 那节省的税金,真的是那么重要吗

对一个政党来说,为何那么即兴? 要『省下3千万来做伟大的什么什么的』, 和说『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什么分别?

3 千万,其实还不够好像马华那样的政党分来用。

不过, 拿来当子弹,炒炒股票, 还是很好用的。

当然不可以只说马华泄底,我们的国家也在泄底, 玩那强力降温的把戏,也太过明显了。 连我这个“仙家”都看得出来, 聪明一点的股民怎么会看不出来呢?马华公会, 只是在配合去做罢了。

我几天前就说了 :

而在这期间, 肯定会有一大堆市场杂声(noise) 出现。 我用直觉(common sense) 告诉你, 国家银行,加上证卷监管局,肯定会是制造杂声来源。 而另一些【更乱水】的团体, 就是国家投资机构,还有公积金。

他们会用纳税人的钱做什么呢?卖出,来降低那些蓝筹股票的市场价格, 让“大选钱” 可以低价购入。国家银行和证卷监管局,因为国阵的“大选钱” 关系,也一定会配合。


在说这些『阴谋』的时候, 我没有鼓励任何人买,也没有鼓励任何人卖。你要大手笔的快快买卖,或是小笔小笔的慢慢买卖, 都和我无关。

要知道什么时候股市会“回弹”, 不难。看看巫统和马华的人,是不是『更加嚣张』就可以了。 钱,可以让很多人膨胀。

科普八卦 :鸡蛋玫瑰



如果你无聊到要去 《煮一只不偏心的鸡蛋》。这是很好的点子 :煮蛋的时候,不断的滚动鸡蛋。。。。不过不会更好吃, 只是蛋黄会在中央, 好玩。

[科学追女]让玫瑰花开久一点 :放干净水; 让花喝点3% 浓度糖水, 把花枝烧一下。 至于放硝酸钙,氯化钙,那很难找一下,可以放阿司匹林, 让玫瑰嗑药。 还有,损伤的花朵会掉得快,同时会影响其他的花朵。
说对了, 花店也会这么干。


标题党在被扑头中。。哎呀。

不过也没有这个标题厉害 :重色轻友是有理由的。追女孩子,会让你的CPU Overload , 是真的。

如果你听人很“兄弟义气"的说 :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你要小心了,有人给了答案 : 

手足可以不理,衣服不能不洗

谁伤我手足,我穿他衣服,谁动我衣服,我断他手足!

买金融股票? 不是, 你是在投资特许经营Franchises !

马来西亚的金融行业股投资, 银行股票 ,保险股票等等,真的是如果欧美国家说的蓝筹股票?

是,也不是。

是蓝筹股票,因为这些金融行业股稳定的赚钱。

不是,是因为马来西亚的金融行业, 只是一个偷抄欧美产品,包装后照做的特许经营(Franchises)。

这是我的看法。 马来西亚金融行业,和麦当劳 Mc Donald , 必胜客 Pizza hut, 等等的特许经营, 本质上差别不大。 这不是比较苹果和榴莲,而是比较不同品种的苹果,Golden delicious vs Granny vs Fuji.

1. 特许经营的运作,拥有几乎完美的系统。非常“机械化”。
2. 特许经营的开业,也遵照开业需要的程序, 所以不赚钱的机会很低。

不过马来西亚更进一步, 这些『金融特许经营』,是垄断性的。是一家之物, 外人不的染指。所谓的“外国品牌”, 马来西亚内部垄断。 你外国金融要在马来西亚开业, 就要受到限制, 不可以降低市场价格。 你去10间银行, 10间的利息,服务产品什么的,都差不多。 差别, 只在于对你方不方便, 而不在于那银行的某些产品有多“特别”。

而马来西亚大部分赚钱的上市企业, 几乎都是的特许经营卖场的模型。而且是国家银行帮忙寻租 :贷款利息是国家银行定的, 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国家银行不允许行政更进步,成本更低的外国银行进入马来西亚。

可以说, 马来西亚几乎没有好像苹果,微软, Walmart 等等创新主意的上市公司。 当然也有一点例外, 比如说Sugarbun, 怡保白咖啡。不过那不是成功的例子, 因为来到西马, Sugarbun就变调了。 Sugarbun 的特许经营,无法跑出马来西亚, 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很可能也是在“寻租”的层面上打转。 真正的特许经营,必须是世界性的。

所以马来西亚的股市, 除了炒作外, 你不可能看到”创新"的公司。

为何纳吉无法释放 120万公务员大军? 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和马来西亚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方法是有的。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创业之痛 :被漏掉的致命细节

好了, 如果创业的人不偷懒, 企业计划书写的很好,从企业文化,人事,开支,销售,扩展,逻辑都顾及了, 还有什么问题呢?

那就要看每一个细节了。 而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那就是企业人的性格。

大家应该听过那些迷信的老板,会过份的去为员工算命什么的,以免他们“冲”到自己。其实, 那只是“对了一半”。

因为问题不出在员工身上, 而是老板的身上。 企业人的性格缺点, 才是最致命的。我现在就搞迷信, 用星座做例子,拿我和合伙人做例子。 我是双子座,而合伙人是天枰座。

先看好玩的。


星座创业能力
双子座创业指数:85%
人们经常能从双子座口中听到他们创业的意向,要说做创业策划,他们一定位列十二星座之首,可是真正能付诸实施的,又得打些折扣了。不过双子座信息广泛,把握创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人,可谓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够目标专一一些,相信双子座可以在创业之路上走得很好。

天秤座创业指数:65%
要说创业,以天秤座知性、圆滑的特点,人际关系都是强项,应该是为创业铺垫了很多外围工作的。但是天秤座却很难真正迈出创业这一步,因为他们太缺乏主见了。天秤座特别善于为别人考虑,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和谐、满足,为了满足这个、满足那个,最后连自己的目标都不够明确了。不过一旦成为创业者,天秤座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会帮上大忙。

我是栽得很难看。 Execution 是我一向以来的缺点。

不过我的天秤合伙人, 也不差 :尤其是做烂好人方面。 他不断的口头上“说明” 他是很有主见的,不被顾客影响的。 可是每一次销售回溯, 就会发现他在让步求存。


所以, 来啊,开!看看星座创业失败的主因:

滥好人:天秤座、牡羊座
太阳或上升星座在天秤座和牡羊座的人当公司出现危机时宁可自己咬着牙撑下去也不会裁员,而且只要亲戚朋友拜托之下,明明公司不缺人他还是照单全收。

太放任,什么都不管:双子座、天蝎座
太阳或上升的双子的人兴趣很多元,接触的层面很广,脑筋又动的很快,可是由于范围太广以至于事业往往都弊案丛生,而天蝎座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因为他不想要太烦,所以往往都会交由信任的手下全权负责,有时候危机就由此而生。

猜到了吗? 我看到这个的时候苦笑。 因为天秤座合伙人, 就是公司出现财政状况的时候, 也不去裁员。 而且那聘请回来的人, 都是“认识的”。 而我呢, 就在放任合伙人的做法。 想到这里,我就冒汗了。

如果认识到性格上的缺点的话,可以避免麻烦吗? 不会, 那只会『慢点死』。 因为里头有个更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都没有拥有麦克格伯(Michael Gerber) 说的, 『创业人 vs 经理 vs 技术人员』的平衡态度。

创业人(Entrepreneur) : 坚定企业的原本路线 , 天枰的烂好人,满足了顾客,不断偏移企业的路线。

经理(Manager) :管理企业流程,开销人事和建立系统  , 双子的放任,加上天枰的烂好人,就让管理失控。

技术人员(technician) :结果天枰和双子, 都在"帮自己打工“



在后期, 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都在做『技术人员』, 好像打工仔那样, 而且是做得半死那个。

---------------------------
如果你在选择某些高风险股票投资的话, 来个以小博大的话, 不妨试试查看管理层人员的生日星座,拿来玩玩。
找出优点和缺陷。

比有没有糖果吃还严重的问题

名师安娣在吵了有糖吃,说了她和对于Pizza hut 连锁店的经验。

如果你是普通人, 听过这故事就算了。 如果你是个投资者,或是要成为投资者, 你会怎么想呢? 这是我从企业失败中,加上麦克格伯得出的结论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企业家的思考能力。 要不然, 你只是在炒股赌博。

你需要的不只是“公司年报” ,而是必须【当自己是创立那间公司的企业家】,然后平衡那三位一体:『企业家,管理者, 技术人员』 的思考, 去建立那个企业在你脑海。好处是, 你不需要动手去开那企业, 而只是把这些资料,找出企业的理念,问题, 销售,管理,等等的性息思考,全部记录写下来,然后分析 :这间企业可以走下去吗? 坏处是,你需要时间去想象。

而巴菲特在做这些事, 也是少有乐在其中的人。巴菲特名义上是投资者, 其实在每一项投资背后, 【巴菲特都是一位企业家】。只要是他想象不到, 代入不到的企业, 他必定放弃. 所以巴菲特不投资在科技公司,因为科技公司需要不断的创新。而【每一项创新可不可行, 都需要你再度的投入思考,使用逻辑验证】, 那太费时间了。 不过也可以说, 他让其他人有机会投资在他不想费更多精力的企业, 他把机会让给别人。

告诉你,随便找了一两间PN4 上市公司的例子,把他们运作的模型(Model),套入格伯的企业神话论 (E-Myth E 为Entrepreneur) ,你会倒抽一口冷气 :马来西亚的失败上市公司, 失败的情形, 和任何失败的中小型企业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 你在媒体看到的只是“经营失败” 这个广泛的解释。融资问题, 只是问题的其中一部分。 那就是说,真正能成功的企业,是遵照一个“成功” 的模式的。 而不是天马行空,所谓的“创意”和“大大的盈利”,大量的融资,就可以解决问题。

话说回来。 Pizza hut 连锁店,是必须遵照两个重要的企业准则 :
1. 生意必须有好的盈利记录
2. 生意的运作,必须可以复制

连锁企业, 是必须不断的复新,在『问题还没发生前』找出来解决,才能持续存在。 那就是说,名师安娣说的问题,是不允许在PIzza hut 这种企业出现的。 当这问题广泛的出现, 那么就是一个失败的企业。如果你是投资者的话, 就必定会避开投资马来西亚的 Pizza hut, 连带的, 避开马来西亚Pizza hut的执照拥有人, KFC Malaysia。

要知道, 连锁执照持有人,是把『每一个企业运作程序都系统化的公司』, 需要的只是提供资金,然后照做,格伯说的 Turnkey business。 而马来西亚的KFC ,垄断了 Pizza hut 的执照,都还不可以遵照美国方面已经订好的系统,包括问题的解决, 你还可以指望KFC Malaysia 的管理人, 增加你的股票价值吗? 让你得到更大的回报吗?那市值还会正常的上升吗?

可以说,就算得到垄断权,马来西亚企业也一样不能上升到好像美国那些大连锁企业的程度。问题就出在, 管理人根本不当自己是企业家来运作那些公司。他们只是在寻租,买了产业等月尾的租金的人。 而这些公司的回报 ,会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 一模一样。

仔细看看, 那些“保守”而带来稳定回报的投资基金, 遵照的就是这么简单的股票选择方法。如果你没有时间的话, 那只有给这些“保守”投资基金赚佣金,让他们帮你选择。

如果你要寻找投资乐趣的话, 那么就自己来吧,来玩玩企业家人格分配。在马来西亚的上市公司中,找到一间被低估的真正的企业, 那乐趣可比得上创业。 当然, 对大部分人来说, 这是非常变态的游戏。

----------------------
创业之痛 :企业家都在精神病边缘

本土Okos

股市卖压出现? 呵呵呵呵

厉害吧。这就是马来西亚波裂。 我刚说完

如果这个礼拜股市无法“冷静下来” 的话, 下个礼拜, 国家银行(BNM) 和证卷监管局(Securities commissions), 就会联手压市吓小股民。


卖压就出现了。 我们的媒体说是『套利』。 哈哈哈哈。下个礼拜媒体就会说“低谷调整回弹”。

全部活动, 都集中在蓝筹股。 大家表面看到是卖压,可是奇怪,白里透红的 CIMB ,就是不跌。 有人丢,就立刻有人要。我在星报网站 biz.thestar.com.my , 大概看了买和卖的交易量,得出这个结论。

马来西亚的股市真的『很激烈』吗? 我说过,马来西亚的股市的工业比重是不平衡的。所谓大起大落,都只是集中在种植业和金融业。 大投资投/投机机构, 只需要在种植业和金融业的股票上, 卖出买进,换来换去,就可以人工制造波动。 因为大户的交易费太便宜了。 你小股民的交易需要缴0.6% 的股票价的话, 大户很可能只缴 0.1%,或是一个更低的交易佣金。是的, 大户交易的费用, 是不在书上的(not in the book)。 所以规矩是大户定的。

如果可以耐得住这些大户制造的『杂音』(noise),蓝筹股可说是非常安全。而这世界上,最不理睬『杂音』的, 非巴菲特(Warren buffet)莫属。 没有基金经理会谈巴菲特,因为如果每个人像巴菲特,那他们的佣金那里来?

可是许多人,就喜欢去追看每一秒的变化,好像吸毒那样。 所以我说,心脏衰弱的人慎用。

如果这时候, 有一些要你给一千元去听股市秘诀讲座,值得去吗?如果你有闲钱炒股的话,去交学费吧。这不是免费午餐,所以这些专家不介意分享他们的秘诀。 而这些秘诀, 很多时候,就是教导你, 如何分辨这些 『杂音』, 还有,就是避免自己成为『杂音』的一部分。

而免费的股市讲座? 嘿,去听听就好了,因为便宜没好货,那就是 『杂音』的部分来源。

当然, 我这篇文章也可以算的上是『杂音』。

-----------------------
股市 :你还在心大心小吗?

只许国阵免税, 不许百姓少缴


这是什么信息?

独立新闻 :马华重组华仁投资
星报转予政党所有

风云时报 :星报是下金蛋的金鸡母 政党股息免税 马华赚很大

政治捐献免税, 我理解。 而欧洲国家会更进一步,限制那数额, 以免变成游说献金。而美国两线制已经成行,公司政治捐献金,大都是分开捐去给两党。

回头看马来西亚。纳吉的预算案, 没减少个人所得税金,也没减少企业的税金。 可是政党的赚钱机器,却可以免税。 国阵政党有多少“免缴税牌公司“,少缴了多少税, 税务局不敢说。

延伸出去, 因为这个【免缴税牌照】, 肯定会像特许执照(Approve permit, AP)那样,租借给有“官系” 的私人公司,只要把收入”泊入“, 又可以少缴税。

所谓 【只许国阵免税, 不许百姓少缴】。

你说, 马来西亚不是国阵朋党的企业家, 会对国阵有好感吗? 不是国阵朋党的商家,去『亲国阵』,除了头壳坏掉的说明,我想不到其他原因。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股市 :你还在心大心小吗?  

我在 股市呀,起呀起! 说了,马来西亚股市最新的涨潮, 是靠2 个消息

1. 美国方面印钞票 (6000亿美金 , 不是600万)的消息托起来的。美金跌价,肯定会涌入各国的股市套利。
2. 纳吉预算案里头的钱。

可以说, 这100% 是靠“心理“而带来的涨潮,而马来西亚上市公司赚钱带起的因素,还不到10%。 先入市的人,是要先下手,等任何一方的钱出现, 带起更大的涨潮的时候,放手。所以那火力,全集中在蓝筹股 (Blue Chip)。 而且在蓝筹股中,不少人也丢掉比较差的蓝筹股,换去优质的蓝筹股。

而在这期间, 肯定会有一大堆市场杂声(noise) 出现。 我用直觉(common sense) 告诉你, 国家银行,加上证卷监管局,肯定会是制造杂声来源。 而另一些【更乱水】的团体, 就是国家投资机构,还有公积金。

他们会用纳税人的钱做什么呢?卖出,来降低那些蓝筹股票的市场价格, 让“大选钱” 可以低价购入。国家银行和证卷监管局,因为国阵的“大选钱” 关系,也一定会配合。

大家可以说我在做阴谋论。大家就坐着慢慢看戏吧, 反正你不进场的话, 对你没损失。

当国家银行和证卷监管局, 加上公积金帮忙做市后,股市被托得更高的时候,就别进场了。因为你是来不及和整个国家机器和市场经理斗的。1650 点就是那危险点数。不过到了1650 的时候, 告诉你, 马来西亚的媒体报纸, 加上什么专家,会开始谈, 2011 年股市,会不会冲破 1900 点。这是为了稳住股民的心态。


今天的收市,开高走低压市的情景,是一个验证 :因为手上有一大堆股票来丢来做市的, 也只有大机构而已。如果这个礼拜股市无法“冷静下来” 的话, 下个礼拜, 国家银行(BNM) 和证卷监管局(Securities commissions), 就会联手压市吓小股民。前期是压,后期是放。

这做法,不是我预测的, 而是在马哈迪时代,就开始玩的把戏。 如果你怕死却又贪心的话, 那么就去买新加坡股票吧。 要不然, 等黄金跌多点的时候,就买黄金保值吧。

中国政府现在不会发神经, 去搞混整个货币汇率市场。要开刀和美国斗,也要等明年的农历新年过后。

还是那句老话,别碰廉价股。 要不然,你会死得很难看。


--------------------------
U.S. Fed to buy 600 billion dollars in bonds as quantitative easing, Dollar tumbles!

股市就快新高了

创业之痛 :如果没有你, 日子怎么过


成功的企业, 在顾客的眼中的正确的印象,应该是什么呢? 真相是: 是企业, 顾客对一个企业的业务印象。

不少亚洲人会说,难道不是不是企业中的某些『精神人物』吗?

告诉你,那是我们平面媒体制造出来的吊诡现象,离开事实很远。而且也超越了许多媒体记者的想象,因为太多东西要解释了。

如果顾客谈到一个企业的时候, 常常使用那『精神人物』的称呼,而不是企业的名字, 那说明了那企业, 只不过是那些人的『打工场所』。 顾客的眼中, 没这些人, 那企业就不成立了。 当然,身为企业的创办人来说,合伙人『非常享受』这个『我等于企业, 企业等于我』 的身份, 他非常享受这份『人脉的认同』。

作为另一个合伙人, 当时我也没觉得这是问题。东方人嘛, 生意上, 当然【关系】会比西方企业重要。结果,【关系】这个盲点,蒙蔽了所有股东的眼睛,让大家没发现这个用【人治】里的问题。 股东们都知道什么是系统(System), 可是自己的企业, 大家都没想过去建立一个, 可以摆脱『没某人不行』的系统。


因为问题就出在人和关系方面 :建立一间企业,并非是要制造一个工作场所给你的合伙人。 一间企业, 必须建立一套运作系统, 让任何人进入后,可以立刻接手创立的人的工作。这问题,不是亚洲独有的问题, 而是全世界创业都有的问题。

而拥有专业技术的创业人士,这问题的盲点更来得严重。 因为大家都认为, 拥有的技术,会让你更容易拿到订单。

错!错!错!错! 在越高阶技术的服务上, 【人在企业在】,反而让顾客更肯定的去找别家, 去找一个一间已经不个人化, 或是会过渡到非个人化的企业, 可以把职务交到其他人手上, 顾客不必操心“那个人不在, 那个人病倒了”的问题。

如果你听到某A 另开企业,拉顾客跑掉的故事,听过就算了,因为某A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准备,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且更重要的是,顾客可以被轻易拉跑, 只说明了某A 原本工作的企业, 也是【以人定位】的企业, 而不是【以企业生意定位】。


教训
如果创业的计划书, 没有过渡【以企业生意定位】的工作准备,那么还是放弃创业吧。因为不那么做的话, 你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打专业工罢了,而且还要烦更多的行政事务。

创业的第一个计划, 就必须【一开始就计划把企业系统化,让它不依靠特定人士】。要不然你就会工作的好像一只狗, 就算有钱扩展找到人手的时候, 也必须亲自下手去“完善”那工作。这生活还不如卖Ramly burger 的人士。 因为卖Ramly burger 的经验人 , 最低限度,已经有个企业系统,虽然那系统不比麦当劳健全。 当是那 Ramly burger 的档口,也真的可以轻易的有东主交手到其他人手上。

真相 :
企业生意,运作必须可以轻易复制的运作系统。让它不需要特定的人来推动它。 

如果你有做生意投资, 而运作的人是你投资企业的『精神人物』,而这个『精神人物』,根本没有把企业系统化的打算, 那么找机会退股吧,

创业之痛 :企业家都在精神病边缘

每个创业人体内,必定有 3个人格。你必须认识他们, 平衡他们的角色。
-- 格伯(Michael E. Gerber, The E-Myth:Revisited )

格伯的看法,是一个非常令人惊震的『真相』。

对, 是『真相』truth, 不是现象(phenomena)。

每个创业人,都必须平衡你脑袋里头的 3 个角色
1. 企业家 ( Entrepreneur): 一个创办,设定企业路向,去找顾客需要, 来卖生意点子的人。他必须清楚“顾客未必是对”的。
2. 管理者/经理(Manager) : 一个管理的企业家丢下来的主页, 管理技术人员和企业行政的人。
3. 技术人员(Technician) :一个把企业家丢下来的个案,执行它的人。

销售人(Salesman ) 在那里呢? 那是在技术层面 :每个销售人,不是做天马行空的买卖,都在执行企业家和经理定下来的方案去做买卖。所以是个技术人员。 就算你得了商业管理文凭 MBA(Master of Business degree), 甚至是富二代, 不认识你企业创办这个三位一体的真相,失败,是指日可待的。

这三个是截然不同的角色。所以说, 可以平衡这些角色的创业人, 都在精神病边缘。

如果角色太过的话

1. 跳入企业家的人,沉迷在找出路和创新, 忽略管理问题,成本交货和收款都出现问题。

2. 管理者太过的人,就会拒绝革新,结果产品就达不到市场的目标。 忽略技术人员个性, 就

3. 技术人员个性太强的话, 就会沉迷在工作,逃避管理的限制,不理会企业家市场的需求。


老人家说别和人合伙做生意,甚至别和朋友做生意,其实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不知道这3个人格的真相。格伯把问题真相告诉了我们。 所以为何与其他人合伙开企业,问题会更加倍艰难? 大家就去想象一下两个合伙人,都有自己的三位一体人格。那其实是 6 个人。

告诉你,复杂性就出在于, 合伙的每一个人, 都必须平衡达到企业家,管理者,技术人员这三个角色。 别以为有三个合伙人, 就可以把这角色每一个人分开。不可以。 合伙失败最大的原因, 就是大家天真的以为可以分工。 而可以在这种态度可以维持下去的企业, 靠运气的成分很重。

别忘记,只要任何一个时候, 三个其中一个(企业家,管理者,技术人员) 变成强力主导, 那就会把企业生意弄得一团糟。

有没有合伙人, 有没有员工, 每个企业家,都时时刻刻必须保留和平衡,企业家,管理者,技术人员的角色。

林冠英为何不直接干公共交通?


我说, 民联喊的什么『正义,公平,反贪腐,反霸权』的口号,真的太落后了。 一个马来西亚,也是一个垃圾口号, 提高收入也一样是口头。 如果要我说一个最煽动,最贴切人心的,还不如已经被谈到烂的 :『财政自由』。 第一样要干掉的, 就是马来西亚的汽车政策。 而且我的苗头, 会直接射到 2015 年,马来西亚入口石油,超过石油出口的年度。

是的, 这会得罪银行,得罪保险公司,得罪修理汽车的人, 得罪修理买卖汽车的人, 让市政局泊车收入减少的行动。 可是想想,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家, 如果你不是执政党的话,那些金融公司的政治献金,其实你一毛都拿不到。 还怕得罪他们? 在马来西亚, 更讽刺的是,没有地方选举的关系,市政局越有钱,就越乱用钱。要对付这乱象, 有什么好过以『财政自由』, 和中央政府对着干。

而要对着干的地方,高人口密度的民联州,是最适合的。 想象一下,州政府大力宣传不需要汽车后, 不等中央政府的政策,推翻已经被前届腐败政府“送给”中央政府的公共交通权, 立刻招标巴士公司, 和交通部大打宣传战, 来个“国阵汽车政策,抢劫人民财富”,那就够力了。

是的, 国产车公司的员工很多, 会让他们很不高兴。不过国产车在槟州没有厂,作为槟州首长的林冠英,大可以丢曹观友下水试试水温。 要知道, 这不是简单的100 元 扶贫金。 而是大部分人的供车债务。一个有效的公共交通政策和政绩,那省下的钱,比你宣布1千个1万个个什么民联绩效还有用。还有, 那可以让你立刻省下一大笔钱的方法。 好的公共交通政策, 虽然会让汽车二手价大跌,不过那只是短痛,因为汽车的"上路钱“,不是一般的贵。

而且槟州政府和Rapid Penang 的合作失败的时候 (我一点都不看好这个巫统朋党公司会和槟州政府合作),用多点资源盯住Rapid Penang, 如果计划不到标准, 大可以趁机会开火, 打开槟城公共交通的市场。如果林冠英要在下届大选,要为行动党争取更大的格局, 这个政治风险风暴, 就一定要冒。而且值得冒。

毛大帝说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我说:『在霸权政治下, 政治不是请客吃饭,没有安全的步伐,要干请早』。

---------------
汽车限制你的自由

图像来源, openclipart.org
制图 :rg1024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创业 :比炒股更让你焦头烂额

因为每个人, 除了非常保守生活的人, 都会在生活期间, 冒起创业合股的念头。

如果说建议“必读” 的书, 我会介绍这本书。如果你家有成长的孩子的话,这是非常好的书, 让他们知道『我准备好了吗』, 避免走更大的冤枉路。 而且对到社会工作的帮助非常大。

因为我在走着这冤枉路。我的合伙人,已经闪了。 可以怪他吗? 虽然当初合伙人说的东西,听起来真的是『头头是道』, 看起来真的是『一切大好,只欠东风』。 因为合伙后, 他可以更“专注” 去做销售。 口头上的销售计划,特定的销售人群,让产品看起来多么”可行“,世界一片大好。大家去分工合作,合伙人去找顾客,我去看顾产品。 当然,计划有了, 分工好了, 策略看起来可行。

可是六个月后, 事情开始动摇,合伙人有『新的市场策略』, 用更多的钱去“找人脉”。 一年后,原来,『产品』其实没有市场。。。。

当局外人指出合伙人的自制能力差的时候,消耗太多的钱在“人脉寻找”, 就让合伙人老羞成怒, 来个否认(denial) 的态度。

我去找胖子(合伙人是个胖子)在自制能力方面,让创业失败。 从胖子vs 瘦子故事,找到了The E-Myth Revisited 《创业的那回事》。 看得我倒抽一口气。《创业的那回事》, 说的事物,居然是。。。全中。 创业失败的步伐, 是有迹可寻, 路上不寂寞。 天啊。

很多事,是不能偷懒靠人的。合伙创业,只是让问题更加恶化,变成另一个失败的验证。

--------------------------------
《创业的那回事》

The E-Myth Revisited: Why Most Small Businesses Don't Work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汽车限制你的自由



除非你是富二代, 爸爸是李刚或是鱼头的儿子, 要不然这是事实 : 汽车限制你的自由,尤其是财政自由。

如果以为有了汽车后, 可以“自由” 的上下班,不需要等巴士什么的,那么不难发现, 我们用更大的不自由去换取微小的自由利益。 而这个亏损的陷阱, 是社会影响和我们无法自制的后果。

打工的人, 为什么有了汽车更不自由?


  1. 每个月还一大笔汽车贷款。钱更少了

  2. 汽车的维修费,让你钱变少了

  3. 泊车的费用,让你钱变少了

  4. 塞车的汽油浪费,让你的钱和时间变少了

  5. 维修汽车外貌的费用, 让你的时间和金钱更少了

  6. 汽油的费用,让你可以去的地方更少了




而更恐怖的是,当你去看那些《如何提早退休》的书的时候, 最容易做到的, 并非是『如何去赚更多的钱』,而是『如何省钱』。 可是马来西亚人许多人都没做 (当然, 我也落在同样的陷阱)。

没有汽车,大部分打工的人的财政,其实更自由。 对任何打工的人来说 :


  1. 用在汽车上的钱, 比你可以投资赚回来的钱来得多

  2. 买个放音乐的手提电话或是Ipod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话, 可以更自由的听电子书,听音乐。而如果你是塞车的,其实不适合听电子书,因为注意力容易被驾驶分散。

  3. 省下的汽车的钱, 你可以购买更多的信息,去更多的讲座,避开风险, 做更大的投资。

  4. 你可以去更多,更远的地方

  5. 你出游的地方, 不会被汽车限制




对很多家庭来说,汽车真的方便吗? 未必。 都说了,汽车车位,就让你不方便了。真的要出游的话,大家忘了,需要的话, 其实可以租车。 那租车费用,比你那贷款的利息其实低的非常多。

要自由?先丢掉汽车。 等赚到大大的钱的时候, 才来买吧。

其实,摩托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脚踏车会更好。其实,民联的州政府,应该在主要的车站,建脚踏车存放仓库,做脚踏车租存的服务。这比建什么泊车大楼来得更实际。

----------------------
走过岁月: 穷到买不起车?

图像来源 OpenCLipart.org
图片制作:TomBrough / TomBrough
描写 :Witch on a bicycle silhouetted against the moon. ET Style.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股市呀,起呀起!

之前说的话有点吓人, 泡沫要破了吗?
还没。

因为美国方面的宣布,大量发票子的做法, 已经引起各国的股市的购兴。 大家都抢着进场, 等美金一到, 大家就大发其市。当然,各国都会在期间, 弄一点震荡出来,让股市降降温。不过和经济风暴一样,只是几个小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对投机经济过热无力的。


马来西亚的股市刚到 1500 点,大选钱没到,而美国的宣布到了。 所以在这两个星期内,本地的基金大户什么的,会不停的吸购蓝筹股 : 金融,保险,种植业等等的股票。而1 个星期内, 要上升到 1550 点,不是难事。12 月到1600 点, 也是小菜一碟。 对基金经理来说,风险是投资者的, 所以他们不介意托市场。 等大选钱一到,股市飘过 1600 点的时候,再慢慢放手,也很安全。 

而且美国到中国的圣诞节订单,早已经发出来了。 中美不会在汇率上那么快撕破脸。要干,也要等到2011 年才大干。 所以呢? 有闲钱的话,现在就去买蓝筹股,别贪心买便宜的小股。因为那些小股,等到了那临界的1600 点,有价无市的机会很高,不值得冒那风险。

到了1600 点, 那么就准备退场吧,不然就放出一大部分,以保本的数目来算。而且股市疯狂的时候, 黄金会跌一点价, 可以买一点。 如果股市可以疯狂的上到 1700 点的话, 那么剩下的就当作红利。如果撑不住的话, 如果已经做了保本动作,那时候卖,还是不会亏。

2011 年是否大选,还是破灭,就看大家可以在股市上,谁弄走谁的钞票多。 我也想炒一炒,可惜没钱。。唉。。


注意 :心脏衰弱者慎用。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麵粉的道

忘了那里看过的文献,说任何有关麵粉的食品,点心师傅,都不用“新鲜”面粉, 秘诀是是加上“旧”面粉。

我还以为那只是湿度改变, 想不到那是科学的做法。一篇关于食物安全的文章:
《麵粉增白不服中国水土》
,说了这故事。


新磨的面粉中含有一些胡萝卜素之类的天然色素,因而呈现浅黄色。跟其他的食物原料不同,新鲜的面粉加工性能并不好。在空气中,面粉会被慢慢氧化而变白,同时加工性能会变好。这个工业上称为“后熟”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一方面这种长时间的储存本来就需要成本,另一方面细菌生长导致面粉“变坏”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所谓的“面粉增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漂白”。大约20年前,中国引进了国外早已使用的过氧化苯甲酰“漂白面粉”的工艺。过氧化苯甲酰通常简称BP(或者BP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后熟”的过程。经过BP的氧化,面粉的颜色和性能都会大大改观。直观说来,就是“漂白面粉”蒸出的馒头会又大又白,不仅好看,口感也会好一些。


那么说起来, 那些比较“难啃” 的面粉制品,面粉不是不够新鲜, 而是不够陈旧。如果不使用氧化剂的话,那么做糕点的要面粉更好用,就必须把新鲜面粉放上一段时间。要不然就面包糕点就需要更多添加剂,来增加那口感。

真有趣。

国家银行到底要干什么?

对于国家银行限制第三间房屋贷款的政策, 我越想觉得越怪。

因为用常识思考, 就知道那是垃圾政策。 不过在马来西亚这个万能国, 没用的政策大都隐藏许多政治干预的议程。

我的阴谋论是,大选钱要出现了。所谓的大选钱,并非是直接让执政党去举行大选, 而是要放入市场后,『大干一票』有赚头后, 才会真正用来举行大选的钱。 这搞法,也是老马这个大炒家多年来的制度策划。

国行这个没用的政策(国行不会公布那成效),是假假降温准备来来让某一帮人『进场和退场』。

1. 现在已经泡沫的地产,如果不降一点的,那么进场的大选钱,就赚得少,不够补贴大选的运作。
2. 如果不限制大选钱疯狂去炒的话(不给他们借贷买太多地产), 泡沫破裂逃不及的话,大选钱就会缩水。


而这背后最可怕的如意算盘是 :

大选钱赚了,离开的时候弄破那泡沫。 

在泡沫破灭的时候,举行大选,用危机感来赢取大选。 


那就是说,执政党会用You lose all, I win win 的做法来操纵炒楼炒股票。

所以当钱到位的时候, 国家银行接下来就会推出有利炒股炒楼的政策,所谓的『刺激经济』。 等大多数人跳进去了, 大选钱就撤退。

那个时候, 无论泡沫破不破, 执政党都可以拿来唱 : 得到政权才是真理, 反正死的又不是执政党, 只是愚民。而且弄垮了经济, 让新执政党收拾,也是不错的事,反正钱已经进了口袋。

股市楼市会否提早崩溃,就看大家会不会跟着大选钱起舞。

由于美国大量发放美金和维持低利息,黄金价格在回软。 是否要用黄金来保值,那就见仁见智了。


--------------------
唯恐房产泡沫不够大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国际货币战开打 :本地投机市场会不会提早崩溃?

而在G20的当前, 美国联储局就玩了一手,大量发票,发出 6,000 亿美金”刺激市场“的动作。如果不是假期的话,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肯定会脚软。

在 G20 峰会上, 韩国和巴西, 已经对美国再度大量印钞票的举动,放了话。而巴西已经"高调“的说出来, 如果其他国家还继续『变相贬值货币』, 让巴西货币太高,而失去出口竞争力,难保不会导致巴西的反击 :巴西也可以搞『变相贬值货币』。

其实,世界第8大经济体的巴西,是掉进自己制造出来的赤字陷阱。巴西已经无法抵挡大量流入的的美金, 放话的用意是要世界各国『识Do 』 ,把一部分的美金吸过去 :发高利息债卷,提高银行利息什么的。在世界各国斗贬值,和巴西中国美国拉锯的时候, 马来西亚的处境却被国家银行搞得越来越危险。


如果巴西『不玩了』,也大量钞票让巴西币贬值,那么资金就会立刻流去别的地方。

利息低的国家, 就要用提高利息,让银行的钱”变贵“,加上政策阻止炒作。可是提高利息的国家, 如果股市楼市已经泡沫化了, 高利息就会让股市楼市,好像骨牌效应那样,破灭, 让更多国内公司倒闭. 股市楼市就会崩溃。

而利息高的地方,只有建立贸易堡垒。避免资金流入赚了利息后,把物价抬高。而无处去的国际资金, 就会开始搞炒期货,石油黄金矿物面粉食油, 让国际货品大起。汇率低的国家, 就要把大笔的钱去补贴,要不然就要立刻面对通货膨胀。


而如果好像马来西亚那样, 不把利息调高的话, 那么国内多余的钱(多谢国家的印钞票机器),就会向外跑。除非马来西亚现在“踩刹车”,削掉开支, 不让自己印钞票增加麻烦 。 可是最新的预算案告诉了一个现实 :政府不准备那么做,等出事的时候,就赖国际货币。

反正国阵五十多年的执政, 都是靠赖的。

至于如果我是在野党,当然也不会去提醒大家。因为人民不会感谢提醒, 反而会在崩溃后,赖在野党『坏事灵验』。

2011 年三月大选? 哈哈哈哈。那个时候不哀鸿遍野,大家就要谢天谢地,还说什么大选!

-----------------------
Food Sellers Grit Teeth, Raise Prices

唯恐房产泡沫不够大

马来西亚政府,是世界上『提高』逆向思考(critical thinking)最好的国家之一。


国行推房贷限制打压投机活动
第三房产借贷顶额不超过70%


国家银行(Bank Negara Berhad)正式宣布启动房屋贷款放贷限制措施,从即日起购买第三栋房产的购屋者,其房产贷款顶额不能超过70%,不过,购买第一栋和第二栋房屋的购屋者,则不受这项管制措施的限制。


如果你是小民,而对经济常识没兴趣, 你会被喂食『认为』这对打击投机者是有用的。

马来西亚银行,对着一个手上有几亿元的炒家,这一套不管用。 因为银行也要赚快钱, 就好象1997 年风暴那样。 除了那些比较保守的银行。 所以肯定会有银行去冒险,而且和政党“更密切”的银行会更大胆。

这方法太简单了。看例子

楼价 500,000. 如果是小民,报说500,000 那就必须给 150,000 定金,来拿70% 350,000 的贷款。

炒家在银行放2 千万,然后只需和银行说,楼价650,000, 那就可以借到70%, 455,000。 而真正付的成本,只是45,000. 原因很简单,放贷的人, 要赚快钱。


后果, 是更大的泡沫。 把楼价用贷款,虚象的推上去。 监管,当对上“有关系的人”,那么就肯定失败, 这是马来西亚跑不掉的事实。

在控制方面,中国只是玩玩下,虽然不对 ,那方法也比较狠了。 番薯国的却把泡沫越搞越大。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系统 vs 资源浪费



你会说, 日本人神经病, 到终点站的时候,何必建立一个系统,把座位转过来。马来西亚就非常骗吃,把座位面对面就可以了。可是很多人不喜欢和陌生人面对面坐。所以马来西亚的车厢是最不人性化的。

对于马来西亚定着一个方向的长途火车座位,如何『转去另一个方向』呢? 那就需要把整个车厢, 转180 度。有5 个车厢, 就要转5次, 而且是要用一个转动的铁轨, 拆卸车厢一个一个来。这对时间就是金钱,寸土是金的日本来说, 那车厢转动铁轨,是非常大的浪费。 而建轨道转个大圈,也是非常不实际的浪费。

马来西亚的KTM 的长途客车,为什么不可以在客车到站的时候,快速转向让顾客上车, 就是这个系统的问题:马来西亚五十年如一日。一趟的车厢的转动, 就浪费不少时间。

所以要省这时间,马来西亚铁道长途铁轨客车,是极端的点对点。比如说 槟城 <----> 柔佛。
而不是小卫星点的投入更多的来回班次,比如说 槟城 <--->怡保<-->吉隆坡 <--> 马六甲<---> 柔佛 。

这是非常简单的常识问题。 这一在的证明了, 马来西亚对系统法治没兴趣, 只有【人治】才能继续落后下去,让贪污腐败持续。

收银机, 立法,法制



Tamiya 会喜欢这个主意。 反正要洗手,冲厕所后的注水,可以用来洗手后,流进马桶储水槽。槟城的酒店会搞这套系统吗?而且这个过程,不需要再提醒人省水,因为已经是自然的事, 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是民联的州行政议员,就会建议立法,逼每间酒店还有新的房屋建筑, 必须使用这个系统, 使用新设计。先进国家, 也是把许多的『做对的小事』, 积少成多而达到的。每个做对的事,一万个人去做肯定比一个人做的效果更大, 系统化就是让一万个人做那些事的方法。

老实说,给不给政棍去贪污搞那几百亿元的输水系统,很大的程度是看马来西亚人民有多懒惰。不想负责任监督政府,不批评政府的人民, 就白白让政棍上下其手浪费资源。政府烂不烂,是要看人民有多『肚烂』。



所谓的【法制】,不是简单的『根着法律法令』走。而是建立一个『可行而不需要人去监督的方法』, 来让行政得到最大的功效。

马来西亚人,无论是那个群族,过了50 年, 都不清楚【法制】的力量。

美国人在1879 年发明收银机 , 就把需要监督收银员的人力,完全解决掉。 而所谓的货物退款,就是让这个系统完全化的一部分 :顾客肯定会索取收据,员工就没办法把收来的钱放进口袋。

相对的, 马来西亚的公务员却越来越多去『帮忙管理』,那就是违法了【法制】的精神。 难听点来说,那是【人治】,让贪污腐败滥权膨胀滋长。

这是不同的思维。

国花还是吃掉最划算



从蔡澜的文章看到『鸡肉花』这东西。 去查了,哈, 也真的是很有趣的,也是马来西亚这万能国可以种的东西。

『鸡肉花』,又名佛叠花、鸡腿蕾、白牡丹, 是木槿花的一种,学名是重瓣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而马来西亚的观赏木槿花,我们所谓的『大红花』,是Hibiscus rosa-sinensis。 不能吃的。 看到 sinensis, 来源是Sino, 就是Chinese, 【从中国来】的意思。是的, 马来西亚的大红国花品种, 不是原生的,是中国货。土权有种就叫嚣, 把国花换掉!

而韩国的国花,也是木槿, 学名是Hibiscus Syriacus. 很靠近可以吃的Hibiscus syriacus L.
而洛神花 Roselle 是 Hibiscus sabdariffa。

鸡肉花以刚开放的花朵或嫩叶供食用,花朵大,花期长,花色丰富多彩,有单瓣、重瓣及半重瓣,是为数不多的食花蔬菜之一。   鸡肉花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8克、脂肪0.19克、总酸0.38克、粗纤维1.40克、干物质10.3克、还原糖2.10克、维生素C24.6毫克、氨基酸总量1.19克、铁0.8毫克、概60.66毫克、锌0.30毫克,并含有黄铜甙、多量皂甙及粘液质等。 鸡肉花花微香,味甘,滑如葵,润燥,除湿热。新鲜花朵可上汤、做汤

(来源 :供应山野菜-木槿花(鸡肉花)种苗)

在中国,这鸡肉花的产量,大约是每亩1500公斤, 收购价是1 公斤 12 元人民币。而中国花椰菜的菜市场价格, 也只是5元人民币, 算起来, 是比较高价的食物, 当然,12 元人民币,是加上了摘花的成本。

不过照番薯国的气候和雨水来看,这鸡肉花不需要如何照顾, 长大后可以连收十多年。

而为何马来西亚的农业局没注意到呢? 嘿,别忘记,马来西亚的农业局的贪污腐败,不会比其他的部门吃喝玩乐少。 研究是要钱的, 有什么比Copy cat 更省钱? 洛神花还是国外开始有人大量种植, 马来西亚才假假的去研究。结果呢? 马来西亚农业部丢下钱种的洛神花,只是烧钱玩意, 而真正的生产国是谁呢, 根据维基百科 :"China and Thailand are the largest producers and control much of the world supply"

而关于鸡肉花, 就看马来西亚有没有人要试试开这瘦田。

又:加上安哥爵说的一滴香, 会不会更“香醇可口“?

------------------
鸡肉花
[ 生活 ] 鸡肉花的味道到底如何
大王蛇 :Holy water
一滴香
Famine Foods - MALVACEAE

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巴刹开始流行谈股票炒楼了吗?

大马股市到达 1500 点了。

当那多出来的钞票出现, 那么市场就会攀升。无论是股市楼市, 都会出现『令人羡慕的交易』。
,马来西亚什么信托基金, 投资基金, 就和这些印多的钞票热钱,一起把股市托到1650 点,然后逐步放出.
等巴刹小贩和去买菜的人,都开始谈股票炒楼的时候, 热钱就跑得七七八八。

和国内的基金经理斗智斗荷包,就看接下来的三个月。 多余的钱, 是否来得卖出,让马桶阵线有足够的钱举行大选? 又或是引出一场崩溃。 就看大家的造化了。

现在整个东南亚的股市, 都快到了或过了 2008 年的最高点。 泰国简直就是赚翻天了。
中国方面,为了不让人民币升值,亏了在美国的外债, 中国政府也在印钞票, 养大老虎。无论是中美, 任何强烈的经济动作, 都会引起大震荡。

然后? 然后就成为历史。

2010年11月1日星期一

砂拉越人喝不喝海水?

巴贡开始蓄水了,才不到两个星期, 这是水坝的准下游就“罢工”了。 整个河流交通被瘫痪了。 而且不久之后,就会有食用水供应问题。



如果这地方的海拔不够高的话, 那么下游的水就会开始回涌。而在300KM 外的,诗巫、民丹莪(Bintangor)、泗里街(Sarikei),就要面对海水倒灌的风险。 如果拉让江被海水倒灌, 那么所有在江旁城镇的食用水,都会受到影响。

拉让江城镇的人最好祈祷,天天来下大暴风雨,加快水坝蓄水,因为这预测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在博客Aniletto部落留言的读者这么说 :


Ong Eu Soon :
With a catchment area of 14,750 km², Bakun want to fill up the capacity of 43,800 million cubic meters which is bigger than the Three Gorges Dam’s capacity.

This is crazy and insane, the end result is the sharp decline of water level in the Balui River. There is not enough water to fill up the dam. If the impoundments is carry out in stages to avoid the sharp decline of water level at the downstream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dam forever will not be able to fill up.
-------
那就是说,拉让江很快就会变咸鱼场。


而且巴贡根本不能完全发电,因为补充的水不足够让水坝发电机全开。

Ong Eu Soon :
It is assume that the mean rainfall per annual is 4000mm, with catchment areas of 14,750 km2. The rainfall will be 59,000 million cubic meters. If the runoff is 70%, the total volume of water that will flow to Bakun dam is =14750×0.7x 4/1000 =41,300 million cubic meters.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water need to flow out. Let say all 8 gates are use for dischage with rate of 15,000 m3/s. In one year 365 days, there is 365x24x60x60 =31,536,000 second. Total water discharge per annual will be 15,000×31,536,000=473,040 million cubic meters.
How can a mere 41,300 million cubic meters cope with the discharge of 473,040 million cubic meters?
--------------
正确计算会有很大的出入, 不过简单来说, 在巴贡的计划书上,有许多用常识就会锉穿的谎话。推动发电机是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水压。根据那留言者的初步计算,根本不够水让巴贡的8个发电机全开。 到底能开动多少呢? 大家就等着看吧。


不是有人说去砂拉越,利用巴贡的发电,来为铝提炼厂提供电力吗? 不过照砂拉越政府疯狂的建水坝的做法看来,巴贡的发电根本不够。

而这种种问题, 不需要等2011 年的国家稽查报告。 对砂拉越人来说, 灾难已经在眼前了。

--------------
资料失准评估草率添下游风险
巴贡水坝破坏远大于经济效益


Dried up stretch below Bakun

没常识说鬼话不会脸红的黄燕燕

如果在『上下交骗』清朝政府,黄燕燕可是超级大红人,输了可以说赢的,死的也可以说成活。我就跳过Bukit Koman 的事不谈, 就说最近的『国辱』: 陆兆福:大马馆宣传册子错字连篇 有辱我国形象

在现代的印刷技术来说, 很明显的,是旅游部给人垃圾, 就让人印出垃圾来。可是黄燕燕就一点都不脸红, 还敢说谎话 :

她说,当初小册子的原稿是在大马准备的,而且在交给上海印刷局印刷前并没发现任何错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在交给上海印刷局才出现的。


我看到这里,就OMG !

现代的印刷, 都是用【客户直接交原版设计电脑稿件】,印刷公司可真的可以只做印刷的部分, 【印刷公司不需要做更改更动】, 直接印出来,和样品100%一模一样。那就是说, 就算你拿个外星文的设计小册,印刷公司大可以把它当图像处理印出来, 无需校对。

而且因为市场的关系,电脑排版的功夫技术,还有印刷技术,中国比马来西亚还先进。

俗语说, 你可以没知识,可是别没有常识。黄燕燕最丢脸的不只是在不承认错误方面,而还加上装傻逼说鬼话,同时间,也把记者当傻逼。

----------------
资料来源 :
《风云时报》
陆兆福:大马馆宣传册子错字连篇 有辱我国形象

黄燕燕:承认宣传册子错字连连属旅游部疏忽